发改委:反垄断局局长 2014年查处垄断案或增多
发布时间:2014/3/25 7:55:17来源:中国新闻网分享到

  近年来,中国反垄断执法机构针对多领域存在的垄断行为展开调查,为市场竞争秩序保驾护航。在这一过程中,反垄断也从一个相对抽象的词汇变成诸多为民众所熟知的案例。

  从联通、电信等央企巨头到三星等液晶面板外企;从茅台、五粮液等高端白酒到美赞臣、雅培等洋奶粉企业,上述诸多反垄断经典案例的背后是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在反垄断执法方面的持续发力。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局长许昆林日前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解读了中国反垄断的热点问题,并透露未来发改委反垄断的执法动向。

  起步晚动手快 未来仍须扩充人员

  相比于欧美从立法到第一个执法案例间十余年的时间差,中国反垄断执法案件数量在2013年出现爆发式增长时,中国反垄断法实施刚刚五周年。而值得注意的是,直到2011年7月,经中央编办批准,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司才更名为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该局设三个专门从事反价格垄断的处室。

  虽然成立时间短,但发改委反垄断执法机构迅速进入了角色。许昆林介绍说,此前的几年,中国的反垄断执法更多的处于准备阶段,包括反垄断法细化的一些规章的研究、出台,还有就是执法力量的准备,包括扩充编制、培训人员等等。

  他指出,反垄断执法在经过一系列准备后,才能开始查办案件,“所以(案件数量)从2013年开始大幅增长,恐怕2014年开始后查出的案件数量相对会更多。”

  对于价格垄断案件的调查过程,许昆林介绍说,反垄断案件的调查执法包括:发现线索、调查取证、研究处理、作出处罚等多个阶段,其中调查取证应该说是最关键的,“因为有些证据隐藏得比较深,你要把它挖出来,有的也会抵制检查,所以怎么能够顺利取到关键证据,这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

  日趋广泛的反垄断执法领域和愈发复杂的执法背景,对反垄断调查执法队伍的要求也日趋提升。虽然过去几年中国反垄断执法力量和执法经验持续提升,但许昆林坦言,中国的反垄断执法仍在起步阶段,人手不足,“今后反垄断工作的发展,肯定需要加强这个队伍,所以扩充人员这个是在所难免的。”

  对于业界盛传的将发改委、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三家反垄断执法机构合并的消息,许昆林表示,目前三家边界比较清楚,各自负责着事情。但今后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有一定权威的执法机构是大势所趋。

  持续关注互联网 打车软件垄断提价将被查

  除了传统行业,发改委反价格垄断的工作也已经向互联网这一新兴领域延伸。

  对于互联网领域频繁上演的电商之间、打车软件之间的“互掐”,许昆林也表示反垄断执法机构已经有所关注。他强调,如果“互掐”发展的结果是以击跨竞争对手来独占这个市场,执法机构就会跟踪事态随后的发展,“如果他们以低价来倾销,打垮竞争对手以后再把价格提高,损害消费者利益,这个时候恐怕反垄断机构就会出手进行调查,进行处罚。”

  许昆林强调,执法机构不反对互联网企业拥有垄断地位,但将坚决查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来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许昆林透露,对于电商之间的价格战也高度关注。“前两年,有些电商的价格战,他们虚构原价,虚假的宣传,我们也给予处罚,这是涉嫌了价格的欺诈,不兑现他的承诺。这个关注会持续下去。”

  许昆林透露,有些电商实际上不止一次遭到价格监管机构的处罚。执法机构鼓励企业包括互联网的企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合理的竞争,但是不能搞价格欺诈。

  执法优先倾斜民生领域 欢迎民众举报违法线索

  对于反垄断对于普通老百姓的作用,许昆林表示,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反垄断执法都会让老百姓受益。

  他表示,由于反垄断执法使竞争秩序恢复:有的价格下降,这个会有直接影响;有的会比较间接,比如在制造领域的反垄断,它可能传递到消费领域,有一个过程;还有一些靠竞争秩序的恢复,然后企业之间的竞争促使它提高管理水平,创新技术,提高服务的质量,最终促使价格水平的下降。老百姓可以从服务质量的提高、产品质量的提高和价格水平的下降来获益,但有的要有个过程。

  许昆林表示,在众多的垄断案件里,涉及民生的是执法机构关注的重点,也会优先来组织这方面调查。他介绍说,价格监管工作的内涵,就是要维护正常的价格秩序,防止价格异常的波动,消除一些非正常的因素。

  “比如说有的借一时的短缺包括灾害哄抬价格,损害消费者利益,还有一些在市场的竞争过程中利用优势地位来谋取垄断的利益,这也是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许昆林指出,价格监管更多的就是要维护正常的竞争秩序,让市场决定性的作用能够充分的发挥,“政府该出手的时候就要出手,也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一个体现。”

  许昆林指出,官方目前正在建设一个名为“12358”的价格问题处理平台,欢迎广大消费者通过网络、电话等多个渠道向执法机构反映价格方面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发现案源的一个重要线索。”

  反垄断标准内外一致 有应对诉讼的准备

  从三星等液晶面板制造商到众多洋奶粉品牌再到高通等通信领域的外企,发改委反垄断局近来的反垄断执法中有大量的案件和外企有关,而中国反垄断执法工作也受到了世界的关注。

  在赞扬中国为竞争护航,为市场力量起“决定性”作用创造空间的同时,一些外国媒体亦担心,中国的反垄断执法会影响外企在中国的投资环境。

  对此,许昆林强调,中国的反垄断执法不会区分企业是什么性质,或者是内资、外资,国企或者民营,只要违反反垄断法,都会去调查。

  他表示,2013年的诸多案例也说明了这一点,“我们处罚的企业里头,有境外的企业,有外资的企业,也有国内知名的国有企业,所以本身就很说明这一点,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没有什么区别。”

  “有的被处罚的国内的企业,他有时候会说你们怎么不处罚国外企业?你们就不敢碰国外的企业;当我们处罚国外企业的时候,他们会说你们是不是对国内企业进行保护?所以从这些角度来看,它都会有一些偏颇。”许昆林强调,中国反垄断调查还是以它是否有违法的事实为依据的,不会设定向哪个行业去调查。

  他指出,一个企业所拥有的市场地位由各种原因形成,执法机构关注的是它有地位以后,其行为是不是排除限制竞争了,如果不违反反垄断法,还是应该依法保护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

  不久前,中国知识产权局遇到了苹果的诉讼。对于反垄断执法未来会不会受到企业诉讼的提问,许昆林表示,做执法工作,碰上官司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被调查处罚的对象有权利依据法律规定进行一些复议甚至诉讼的要求,相关的执法机构也会依法进行应对。

  他表示,虽然目前还没有遇到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但今后不一定没有这种情况,这个都是正常的,“如果有这样的情况,我们就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应对”。(作者:周锐)

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6号 邮编:100088 电话:010-82803888-6002 邮箱:nipso@cip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5001074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