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须警惕“专利流氓”诉讼潮
发布时间:2014/4/10 8:14:39来源: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网分享到

  如果一家公司不小心登上“专利流氓”最喜爱的企业榜单,究竟应该自豪,还是悲哀?

  日前,美国Patent Freedom网站公布了一份“遭受NPE(非专利实施主体)诉讼最多的实体企业排名”,从2009年至2013年,苹果、三星分获冠、亚军,中国的华为、联想、中兴通讯也跻身前25名,分别以遭遇68起、66起和61起诉讼成为5年中最受NPE“青睐”的中国企业。数据同时显示,5年间,这几家中国企业遭遇诉讼的数量呈现出整体上升趋势。

  越来越多的NPE正在乐此不疲地刷新着自己的胜负记录。有德国法院驳回IPCom诉苹果侵权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终审判决中兴通讯不侵犯TPL芯片设计专利的“败笔”;也有VirnetX又一次战胜苹果的新战绩。即便美国、欧盟纷纷出台政策措施挤压“流氓”的生存空间,也有个别身背“专利流氓”恶名的公司传递出“从良”信号,但“专利流氓”以胜诉攫取巨大利益的残酷现实,还是传递出巨大的吸引力。

  压力之下,“专利流氓”会黯然收场,还是会转移阵地、疯狂反扑?业界专家表示,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压力下,“专利流氓”很有可能将中国作为新的重要战场,将目标锁定为中国“肥羊”,有关部门和企业应提高警惕,未雨绸缪,积极应对。

  逃不掉的“肥羊”?

  “在暴利和横财的驱动下,近年来‘专利流氓’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由‘专利流氓’启动的诉讼也呈愈演愈烈之势,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和中小型科技类企业成为他们眼中的大‘肥羊’。”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陶鑫良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一语道破“专利流氓”的“嗜血”本性。

  Patent Freedom公布的数据显示,仅在2009年至2013年这5年间,苹果、三星、惠普公司就分别遭遇了来自NPE的191起、152起、150起诉讼;而2013年受到NPE起诉最多的公司是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苹果以及三星,分别涉及51起、42起和38起诉讼。

  “虽然不能简单地将NPE与‘专利流氓’画上等号,但已经有很多NPE都做出了‘流氓’行为,正邪可能就在‘一念之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专家直言不讳,很多“专利流氓”都爱给自己披上NPE的外衣。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每一个曾经和“专利流氓”交过手的公司几乎都会达成这样的共识。“专利流氓”的杀伤力绝不容小觑,对很多公司而言,从收到律师函的那一天起,可能就意味着已经进入“专利流氓”射程,并且已经被准确定位。

  “大企业比较有钱,信息也相对公开,容易引起‘专利流氓’的注意;但很多‘专利流氓’深知中小企业应对能力不足,财力又不足以支撑大量专利诉讼,往往会以低额费用和解的方式花钱买平安,因而容易成为‘理想猎物’。”曾在美国亲身参与多起“337调查”诉讼的七星天(北京)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总裁龙翔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陶鑫良分析,对于跨国公司和经济巨鳄,“专利流氓”往往会对准其百密一疏或者时过境迁的专利布局软肋发动攻击,而对于经济实力相对薄弱的小企业,“专利流氓”往往利用他们尚不健全的知识产权体系实施“敲诈勒索”。

  “上市公司、进出口贸易公司、正在融资或吸引风投的公司,也容易成为‘专利流氓’的诉讼对象,因为这些公司更不希望卷入到专利诉讼中。” 上海腾信律师事务所律师徐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打不完的“流氓”?

  当越来越多的实体企业为诉讼所累、疲于应对,当越来越多的专利只是作为“专利流氓”的筹码和牟利工具,由谁来推动创新的车轮?

  “‘专利流氓’的行为会严重破坏正常市场竞争生态,过度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甚至会使专利制度背离其初衷。”陶鑫良表示。

  在很多“专利流氓”活跃的重灾区,一场场打击“流氓”活动正在进行。

  “近年来,美国、欧洲等知识产权保护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对NPE滥诉的态度,已经从克制容忍转变为积极规制。”中兴通讯知识产权总监沈剑锋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今年3月3日,就美国TPL公司提起的中兴通讯涉嫌专利侵权 “337调查”案,ITC作出终审裁定:中兴通讯不构成侵权。值得一提的是,自2013年至今,中兴通讯已在美国连胜由Interdigital、TPL、Flashpoint Technology发起的“337调查”,这3家公司都是比较知名的NPE。

  2011年9月,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的《美国发明法案》,就对“专利流氓”施加了一定限制,譬如禁止在单一诉讼中状告多个侵权对象。2013年6月,美国政府又发布明确专利申请者和所有者的背景、限制功利性的专利申请等5项行政令,以及要求专利所有者和申请者揭露“幕后利益人”、扩展美国专利局的业务范畴等7项立法建议,进一步遏制“专利流氓”。

  除美国以外,很多国家也都采取了一定措施抵制“专利流氓”。据了解,韩国在政府的主导和推动下,成立创意资本公司,通过购买专利和创意的方式,获取收益资本。日本也通过政府行为进行管控,要求相关科研院所和企业不得向相关NPE出售技术和创意等。

  浇不灭的“战火”?

  政策收紧,打击“流氓”,能否浇灭此起彼伏的滥诉战火?中国会不会成为“专利流氓”新的重要战场?中国企业会不会成为“专利流氓”竞相追逐的“大肥羊”?

  “‘专利流氓’在美国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其黄金时期已经过去。”龙翔认为,这就意味着我国将很有可能成为“专利流氓”的新战场。

  陶鑫良分析,一方面,我国已经成为专利大国,“专利流氓”有充足的可供其囤积、集聚以进行恶意架讼的专利资源;另一方面,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中诚实信用含量不高等负面因素,很有可能会成为“专利流氓”疯长的土壤。

  “很多中国企业的专利观念还很淡薄,对于专利制度的运用也尚不够成熟,这就为自身发展埋下了隐患。”上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法务部总监聂磊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担忧。

  龙翔认为,打击“专利流氓”应该从制度的层面来解决。完善的专利制度应尽量少给“专利流氓”操作空间,对专利持有人不能过度保护,在专利诉讼中,应该适当增加专利侵权案原告方的风险,以平衡专利诉讼的成本,而“最重要的是要提高专利的授权质量”。

  聂磊建议,我国企业应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风险控制和知识产权管理,实现企业知识产权、法务、市场、研发等多个部门的紧密联动,以免因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给“专利流氓”以可乘之机。

  “‘专利流氓’是知识产权历史进程中的一个世界性、世纪性难题,是知识产权传统制度发展中的一种嬗变现象甚至是一种异化趋向,需要时间来共同面对和克服,我国应当审时度势,依法创制,勇为天下先,善为天下先。”陶鑫良强调。(记者  张海志 实习记者  朱明枫)

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6号 邮编:100088 电话:010-82803888-6002 邮箱:nipso@cip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5001074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