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中兴的律师函:中国"专利避风港"反思
发布时间:2014/11/28 9:12:18来源:创事记分享到

  中国手机行业漂浮着一股不同以往的气息。它也许能改变一种过于倚赖本土市场的惰性与麻醉感。

  近日消息说,华为、中兴向包括小米、OPPO、步步高在内的手机厂商广发“律师函”,称后者侵犯了WCDMA专利。接受采访时,华为否认,中兴没有确认,但强调公司是国内专利积累最丰富的厂商之一,尊重有利于终端产业健康发展的知识产权保护行动,其他属于机密。

  因为其中包括风头正劲的小米,然后有人立刻表示,华为、中兴开始借专利阻击对手了。这言论似乎有合理处。但我总觉得,它有意扭曲着一种产业认知,变形乃至变异了。

  声明一下,我丝毫不掌握诉讼进展。之所以写下以下文字,只是希望读者能深入理解,华为中兴这一动作即便有多重用意,对当前整个中国手机行业来说,实在是一次非常及时的警告与提醒,有利于消除积重难返的惰性。

  因为,中国企业窝在本土寻求全球专利避风港的年代,正在慢慢远去。在这个当口,我觉得,华为中兴的动作,正是中国智能手机在国际市场机遇转换的一个关键信号。

  【华为、中兴:全球通讯业专利大户的回归】

  看上去,这条消息像是出于竞争压力所致。从市场地位来说,华为、中兴虽然是全球牛逼的电信设备提供商,但在手机领域,它们不但暂时难以挑战苹果、三星,也在遭受小米等新兴力量的冲击。2014年年初,华为喊出8000万部的出货目标。截至上季末,仅完成5000多万部,且主要集中在海外,压力很大。2014年,中兴通讯手机全球出货目标为6000万部,中国市场仅2000万部,距离小米也有明显差距。

  这是华为、中兴商业模式决定的结果。它们原是B2B企业,面向运营商卖电信设备,虽然很早就涉入手机终端,但那时主要为人贴牌。后来中兴、华为开始正式塑造独立品牌。只是还未全脱掉B2B色彩,尤其营销长期捆绑运营商,社会化渠道目前较弱,出货还缺少更多窗口。

  华为、中兴正在冲刺本土市场,正借助过往技术积累,在产品、渠道等方面加快冲刺。上述发律师函的消息,虽然并未确认,但至少传递着一种声音,在一股膨胀的互联网营销至上的氛围中,它们的技术竞争力有望持续释放。

  华为、中兴确实有这个自信。你看几组数据:

  前几天,华为为进入汤森路透2014年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榜单。截至2014年6月30日,华为全球累获专利授权38539件,90%以上为发明型专利。此外,华为在170多个国际标准组织和开源组织,担任180多个重要职位。

  而中兴专利信息同样强劲:2013年,全球PCT专利排名前二;2011-2012年连续两年蝉联全球PCT专利申请第一。目前,中兴拥有超过5.3万件全球专利、1.7万件已授权专利,是欧洲专利申请量前10的首家本土企业。截至目前,中兴参与了30个标准组织,是70个国际标准组织/论坛成员,曾提交2.8万个国际标准提案。

  检索国家知识产权网,在众多手机品牌中,华为、中兴专利授权数量名列前两名,大幅领先其他品牌,包括刚拿下摩托的联想。小米们就更不用说了。查询小米中国专利,华为、中兴是它的10倍以上。OPPO2013年度专利申请总量为1022件,85%以上属外观和实用新型专利;vivo专利相对更少。

  而且,华为、中兴在4G领域的布局已经成熟。以中兴为例。它拥有815项4G LTE核心专利,全球占比13%。如果我没记错,中兴,应名列全球第三。所以,你看到,过去几个月,中兴多款4G 手机都是领先发布。这得益于它过往的技术积累,以及快速商业化的能力。

  我无法预测发几张律师函是否会演变成本土手机业诉讼战。但我觉得,这个动向本身就有很多探讨价值。公众过去听惯了这样的表达:只要不到国外去卖货,中国企业就不会遭遇专利风险。华为、中兴的传闻举动,已敲响了警钟。中国手机窝在本土就能获得专利避风港的时代,已经慢慢远去了。随着中国日益成为全球手机业竞争的重镇,即便在中国大陆,本土面临诉讼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

  那么,这种动向背后,还有什么值得反思的么?

  【为什么互联网模式的手机企业更易成被告?】

  未经确认的信息显示,华为中兴发函的对象,包括小米、OPPO、VIVO。我们暂时无法获悉事件进展,但从市场效应看,重点警告对象应该是小米。

  从专利层面看,小米确实存在这样的观感。

  说小米没专利是个谎言。检索国家专利总局网站,其专利大约1431件。但基本都是实用型,外观设计型,发明型专利很少。再仔细审视小米专利分布,主要集中软件领域,大多是操作系统层面。

  这容易理解。小米自己不产手机、盒子、电视,都通过ODM企业代工。物料选择缺乏直接掌控能力。这跟中兴、华为、联想之类有明显不同,后者手机终端虽然也在借力代工,但整体仍是垂直一体模式,多年制造业经历,在硬件、软件领域许多专利技术,与产业链上游的合作与协同,高于小米。

  这种模式下,小米之类的互联网终端企业就存在天然风险。举例说,假如代工方本身存在专利风险,可能影响它们。此外,如果与代工方发生矛盾,小米们缺乏平衡的条件。

  这一点,你从郭台铭一段话里能感受到。年初接受日经BP采访时,郭说,小米“不是能不断申请专利的公司”,“但这仍然证明了一件事,就是在中国大陆,如果广告宣传和互联网销售做得好,是可以实现快速增长的”。明显认同小米营销,而认为它缺乏技术气质。

  也许会有人说,按这观点,苹果也得被告,因为它也是互联网企业,iPhone全由富士康与和硕代工。但是,不说苹果全球专利多牛逼,你去查中国专利总局,苹果在中国拥有大量软、硬件专利。

  我想,这肯定跟它早期硬件经历,以及最近几年来布局核心元器件有关。苹果拥有自己的应用处理器。去年投过蓝宝石公司,今年还收购了BEAT。可以说,苹果不是技术空洞化的互联网企业。几年来,它敢对三星、HTC等连发诉讼,胜率那么高,展示了技术特质。

  我多次说到小米专利风险。今年年初,我预判它2014年会遭遇这话题,绝非无的放矢。作为2014年最具人气的品牌,小米到了必须正视专利风险的时候了。

  前两次,我说的都还是进军海外的风险,因为窝在国内暂时还有用。如今,我要说,即便在中国大陆,小米也无法绕过这一问题了。随着中兴、华为手机业务加速回归本土,中国市场将迎来更加激烈的竞争,专利战已无可避免。

  小米的生态,绝不仅仅是自身的铁人三角,而应该包括与上游的协同,在核心元器件领域有自己的筹码。我们看到,它确实已意识到这点。与联芯合作,就着眼于应用处理器。未来,这一布局一定能扮演平衡的筹码。

  发生在小米身上的这些,有点讽刺感。公众记得去年雷军说过,未来芯片价会像卖沙子一样。固然有合理逻辑,意思是未来会靠软件与服务赚钱,硬件价越来越低。但我觉得,这是一个伪命题。苹果不是这样,小米现在也不是,未来它们也决不可能。

  之所以频现这种言论,一是它本来就是比较夸大的说法,人们见怪不怪,习惯只将它理解一种趋势,并不较真抠字眼;二是雷军可能被小米成长冲热头脑,高估互联网力量。芯片价成沙子价时,这世界一定到了崩溃边缘。不是芯片神秘,而是出于对硬件工业演进的判断。

  我之所以这么说,主要还是提醒,这种思维之下,容易忽视产业链风险,忽视与上游硬件领域的协同。无论何时,硬件都首先是个基础,即便你的核心环节不在于它,但你绕不过它的技术制约。

  因此,小米这类互联网模式的手机企业,这一阶段很容易成为专利战靶标。世间没有神奇,有些技术就是要靠时间积累。你成长越快,竞争压力会更快飙升,集中爆发风险的可能性会更高。

  【一个陈旧问题再反思:从贸工技到技工贸】

  有一个陈旧的问题,与华为中兴兴讼话题有某种关联,有必要重新提及。

  那就是20多年前发生在联想内部的“贸工技”与“技工贸”模式之争。它一度是柳传志与倪光南争论的核心问题,最后演变为两人当年的决裂。柳传志胜出,倪光南出局。

  柳传志选择的道路确实符合那时代的联想与中国产业现状。30年前,中国只能以市场换技术,模仿,消化海外巨头的创新。联想那时只能做一个搬箱子的,为惠普们做嫁衣。

  但是,后来的20多年,如果联想固守柳传志选择的道路,继续走贸工技,我觉得它绝不会有今天的竞争力。2004年并购IBM笔记本业务,奠定了联想在全球PC业的地位。今年落实的另外两起,也就是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摩托罗拉手机业务,除了业务覆盖外,就是核心技术的整合。

  柳传志两年多来一直期待联想有更多基础创新,不能只固守PC。你再听听杨元庆最新的说法。11月15日,在与杨澜的一场对话中,杨如此解释收购摩托的用意:“我们为什么要买摩托罗拉?主要是我们发现,如果进入市场,你必须要有一定的专利,否则的话,你的成本代价太高了,大概要付20%—25%的专利(费)。我们在中国市场上,能有15%—20%的毛利率就好了,把自己的贡献全部给了专利了。智能手机是需要规模的,如果只在中国发展的话,肯定不会达到事业的规模,而你要到全球市场发展的话,没有专利不行。所以摩托罗拉的话,其实我们很早就瞄上这家企业了。它是移动发展的鼻祖,我们大家都记得你的第一部电话可能是摩托罗拉。”

  可以说,这种思维,已完全扭转过去柳传志强调的“贸工技”,开始走向“技工贸”了。尽管这种技术积累不是出于联想自身,我认为,它也有望推动联想超越更多巨头。

  将话题引到当下的互联网模式上,我觉得,这个领域已被过度包装,带有许多夸张的色彩。产品创新、互联网营销虽然刺激着大规模出货,但是它扭曲了产业的认知,导致认为人们认为营销可以才是根本,忽视了原始的硬件创新,这麻痹了中国手机企业的全球竞争。

  中国企业窝在本土、享受全球专利避风港的时代,正在慢慢远去。这个大国的崛起,其实也是一个开放、承压的过程。过去几十年,辽阔的市场腹地、十几亿的人口红利,为中国企业落地生根创造了土壤,但也滋养了许多惰性与不堪,它们甚至以此为乐。在我看来,这正是中国企业长不大、出海就受创的逻辑。

  中兴通讯、华为等中国公司的几十年技术储备,杨元庆们对技术价值的标榜,可以视为中国发展路径的微观缩影。

  站在这个角度,看中兴通讯、华为的兴讼,尽管它们还不是全球前两名的智能手机企业,但它们的动作,却传递了在商业模式变革后、在一个新时代竞争的信心。我认为,华为中兴兴讼,不但有利于净化本土市场,消除产业惰性与避风港心理,激活整个行业竞争活力,促使它们拥有面向全球的竞争视野,而且,它称得上一个本土智能手机企业从风险与机遇转换的关键信号。(文/王如晨)

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6号 邮编:100088 电话:010-82803888-6002 邮箱:nipso@cip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5001074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