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丛林和专利滥用阻滞创新与竞争?
发布时间:2015/2/25 9:20:43来源:文汇报分享到

  【核心观点】简单来说,高通模式,在利用专利建立垄断地位、然后又利用垄断强化专利优势,最终盘踞行业核心,这就是过度利用专利制度,建造专利丛林的典型。反垄断是破除这种滥用的工具,但并不充分

  历经一年多的高通价格垄断调查案,以国内反垄断最高罚款的决定引起广泛关注。尽管绝对数额60亿元的罚款是所有新闻的大标题,但对高通来说最有威慑力的处罚来自于其在中国专利收费模式的强制变更。即便如此,业界对中国手机制造业是否能真正受益于此,仍然争论不一。同时在美欧进行的对高通的反垄断调查,也反映出同样的问题:不断扩展的专利保护制度,与创新和竞争的需求之间存在冲突,但两方面价值之间仍难做取舍。

  依靠专利的合法垄断也易滥用

  高通是近20年在全球营运最成功的美国公司之一,拥有大量的无线通信技术标准必要专利,涉及2G、3G、4G等标准。所有设备商按照标准生产手机等无线通信设备,都无法规避这些专利,必须向高通缴付专利许可费。同时借助在高端基带芯片上的垄断地位,高通的专利许可定价方式和比例都具有极大的任意性。

  事实上,高通按整机价格收费、打包定价、歧视性定价等做法,都反映出其在这一领域说一不二的独家垄断地位。这样的垄断强势必然干预和影响下游竞争,而下游厂商没有任何博弈地位,只有被动地接受要价和重新平衡自己的成本。所以,高通案的关键,不是某些国产中低端品牌手机是否还有利润空间的问题,而是“一人天下”对市场环境的隐患,它不利于下游产业的整体创新与竞争。

  尽管专利所获得的垄断地位豁免于反垄断法,但是滥用这样的垄断地位,仍有可能受到反垄断法的追究。由于垄断者的逐利倾向以及专利授权的有期限,大多数垄断者在没有外部约束的情况下会尽量攫取最大利润,这就会滋生所谓的“滥用”。相对于商品的成本和收益总有衡量尺度,专利的定价则很难控制。即使发改委要求高通按整机批发净售价的65%收取专利许可费,对高通全球100%收费模式似乎给予重大一击,但从高通仍决定继续扩大在华业务规模一事来看,其显然仍享丰厚利润。

  越来越严重的专利丛林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后,关于专利丛林的问题在全球都越来越突出。为了鼓励创新和研发投入,专利法保护授予专利持有者排他的所有权。近几十年来,各国都非常重视专利和技术对国民经济的驱动,全员社会进入到大量申请关联专利、保护性专利和微小专利的时期。结果上游的专利技术被垄断以后,下游的专利技术很难发展,尤其是那些具有基础性的技术被垄断以后,问题即更加严重。这就形成了今天讨论的专利丛林法则。

  专利丛林法则导致的两大障碍是:一是步步地雷,使得后续创新几乎无法开展;二是漫天要价,使得后续创新成本畸高。与专利丛林法则相关的另一问题是专利池或集中授权问题。有一些企业或律师专门买入或收集一些微小专利的代表授权,统一寻找可能涉及侵权的产品,处处寻讼。专利丛林法则和专利集中授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学术界和业界讨论的热点,包括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欧盟专利局、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等都曾就此发布研究报告。

  在关于高通的处理决定中,发改委要求高通自行披露已到期的专利清单,这也涉及到由于专利丛林引起的检索困难问题。由于专利的膨胀申请,使得某个领域的专利库中的专利数量非常庞大,专利之间互相重叠交叉,后续技术创新人以及技术的使用者很难把自己可能要侵权的专利检索完整,检索成本也十分可观。专利制度成了无形的蜘蛛网,不知何处蹲踞着等待的猎手,戕害着创新的源泉。这是专利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恶劣一面,也是美欧近年来都开始检讨的情况。

  在信息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产业依赖于技术创新,主要的价值和利润来自于发明和创新。未来,专利产业很可能成为其他实体产业的上游产业。随着专利产业发展壮大,会涌现各个领域的专业专利公司,如高通一样,它们以专利创造和应用为根本任务,大规模“加工、制造”专利将成为这个产业的常态,并必然制约和影响着下游实体产业。因此,今天讨论的如何制约专利的滥用问题,对全世界的工业产业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专利与创新两难取舍争议长存

  尽管从理论上来说,良好的专利制度能够激发创新的动力,保护创新者的前期投入,但专利制度与创新体系本身是存在一定冲突的。因为专利根本上就是法定的垄断权,这种垄断必然妨碍后续创新的开展。所以,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在专利保护与创新激励之间保持适当的限度与互动。今天成长为市值1100亿美元的高通,在历史上也曾经强烈反对过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垄断GSM制式标准的通信巨头。即使在今天,一台智能手机可能涉及的需要授权的专利数超出想象。正是通过高通的强制反向授权,使得设备商能获得一站式授权而减少处处触雷。因此,也有人为高通的许可收费制度辩护,认为韩国、中国新崛起的手机厂商大多受益于此。

  但问题的关键是,如果一个企业不打算后续创新,那么它可能安于一站式授权,同时也只能获得微薄利润;如果一个企业积极后续创新,那么高通的强制反向授权就接近于对这些后续创新的“巧取豪夺”。通过滚雪球式的反向授权,高通成为无线通信标准的核心,其垄断意图之明显、手段之高明,远超当年的诺基亚。

  简单来说,高通模式,在利用专利建立垄断地位、然后又利用垄断强化专利优势,最终盘踞行业核心,这就是过度利用专利制度,建造专利丛林的典型。反垄断是破除这种滥用的工具,但并不充分。从根本上检讨专利制度,特别是行业基本标准的垄断授权,其保护年限、范围和方法等方面都有可探究之处。另一方面,中国国内近年来专利授权数猛增,质量和应用性固然堪忧,更应当担心的是再过几年同样会出现如欧美一样的专利丛林和专利滥用的问题。(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世界经济研究》执行主编 王中美)

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6号 邮编:100088 电话:010-82803888-6002 邮箱:nipso@cip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5001074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