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完成双边自贸协定初始化进程
发布时间:2015/2/27 9:00:43来源:金融时报分享到

  中韩两国已完成双边自贸协定(FTA)初始化进程,目前英文版协定已出炉,在翻译成中韩两国文字后有望递交双方正式签署,这意味着中韩双边自贸协定距离最终实施又迈近了一步——两国目标是在今年上半年正式签署协定,下半年争取协定生效。

  自2004年即开始进行可行性研究的中韩自贸协定进程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突然发力且综合水平超出预期,频频展示其“十年磨一剑”的刀锋与果敢。毋庸置疑,两国政府的倾力支持与重视以及双边不断升温的经贸合作需求是中韩自贸区谈判提速的重要原因。

  本周三,路透社援引韩国贸易工业和能源部当天发表的声明称,中韩两国已完成双边自贸协定(FTA)初始化进程,即初步确定协定的英文版本,在翻译成中韩两国文字后有望递交双方正式签署。上述最新进展标志着这一被中韩双方高度重视的自贸区协定距离最终实施又迈近了一步——两国目标是在今年上半年正式签署协定,下半年争取协定生效。

  从2012年5月正式启动谈判,到去年11月10日两国首脑宣布结束实质性谈判,再到3个多月后的今天完成协定初始化进程,自2004年即开始进行可行性研究的中韩自贸协定进程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突然发力且综合水平超出预期,频频展示其“十年磨一剑”的刀锋与果敢。毋庸置疑,两国政府的倾力支持与重视以及双边不断升温的经贸合作需求是中韩自贸区谈判提速的重要原因。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韩国是世界第十四大经济体。中国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中韩双边贸易额2013年就已经达到2742亿美元。中国已成为韩国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最大进口来源国和最大海外投资对象国,韩国同时也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国、第五大外资来源国,如今韩国还首度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韩国是世界第九大货物贸易国,而中国、美国、欧盟、日本作为全球前四大货物贸易国之间并没有自贸协定。所以,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和第九大贸易国签署的自贸协定无论从贸易额还是自由化水平来看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因此得到双方领导人的格外重视。

  目前,有关初始协定的具体文本内容尚无从知晓,但从中韩双方去年11月结束的自贸区实质性谈判中可以推断,这将是一个综合水平极高、覆盖范围极广且充分平衡双方利益的协定,有助于大幅降低两个贸易大国间的商业及投资障碍,加快实现2015年双边贸易额达3000亿美元的目标,争取5年内双边贸易规模突破4000亿美元,并且成为未来我国参与亚太多边化区域贸易平台的基石。

  根据双方谈判中达成的一致,预计协定将规定,经过5年至20年的过渡期后,两国产品税目的90%、贸易额的85%都要实现自由化即零关税。此外,在中韩自贸区谈判中,中方首次承诺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方式开展服务贸易和投资谈判,双方也首次在自贸区谈判中涉及电子商务和地方合作的内容,首次设立金融服务、电信服务单独章节,应该说这一切都给中韩自贸区协定贴上了一个高水平的标签。

  此外,根据双方此前谈判达成的一致,预计协定将覆盖的范围也十分广泛,不仅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还包括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和贸易便利化、贸易救济、植物与植物卫生检疫、技术性贸易壁垒、知识产权、竞争政策、电子商务、环境、经济合作、一般条款等11个规则领域,特别是包含了电子商务、竞争政策、环境等“21世纪经贸议题”。谈判共涉及17个领域、22个章节,是一个范围十分广泛的自贸区协定。

  从此前透露出的信息来看,中韩自贸区协定还充分考虑了双方利益的平衡,这也是其得到双方政府和业界支持的重要原因。比如,在货物贸易领域,根据谈判结果,经过最长20年过渡期后,中方零关税的产品将达到税目的91%,进口额的85%。韩方由于现有最惠国税率已经为零的产品要多于中方,最终零关税的产品将达到税目的92%,进口额的91%。高度对称的零关税待遇对于两国出口都将带来巨大推动。在服务贸易方面,中方解决了韩方在视听合作合拍、出境游、环境等方面的核心关注,韩方则满足了中方在快递、建筑、医疗等方面的核心诉求。双方承诺将对投资者和跨国公司内部往来人员给予两年期的就业和居留许可,并给予商务访客一年期多次往返签证。同时,双方承诺在协定生效后两年内,启动负面清单模式开展服务贸易谈判。在投资领域,中国是韩国最大的海外投资目的国。目前,韩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近600亿美元,是中国非常重要的外资来源,双方承诺在协定生效后两年内启动基于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模式的谈判。

  对于两国出口企业来说,以市场开放为重要内容的自贸协定从长期看无疑益处良多。特别是对于双方的优势产业(比如中国的机电产品、金属制品、农产品(000061,股吧)等领域)来说,更大的市场意味着更多的收益和更广阔的扩张前景。不过从短期看,对于那些敏感产业和非优势产业来说,就可能意味着市场份额减少、成长受到压制等问题。为此,协定对10%的敏感产品进行了例外保护,针对其他产品规定了或长或短的过渡期。两国企业若想充分利用自贸区协定并从中获益,从现在开始即应充分研究,提早规划,做好安排,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竞争力,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探索差异化产品和服务方面苦练内功,力争成为未来中韩广袤市场中的赢家。(记者 陶冶)

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6号 邮编:100088 电话:010-82803888-6002 邮箱:nipso@cip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5001074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