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火种
发布时间:2015/4/20 10:12:57来源:经济日报分享到

   ——解读《2014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下)

 “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知识产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制约因素,开展知识产权的国际合作对于护航中国企业‘走出去’功不可没。”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法律与知识产权系主任李顺德说。

  李顺德告诉《经济日报》记者,当前,我国知识产权的国际合作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合作范围越来越广。刚刚发布的《2014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显示,这一年新签订多边、双边合作协议29项,正在实施的国际合作协议达142项;二是影响越来越大,不仅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领导岗位有了中国人的身影,而且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也在北京正式设立。

  正是不断扩大和日益加强的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中国企业走向海外的路更通畅了,海外专利布局更便利了,海外维权也更有了保障。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过去,由于忽视海外知识产权布局,我国不少企业因此蒙受了巨大损失。

  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司司长黄庆表示,当前中国企业的海外专利布局还远远不能满足“走出去”的需求。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统计,2013年我国向海外申请发明专利总量29211件,仅占我国申请人提交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3.98%,而美国、日本、德国和韩国向海外申请发明专利的总量占其国家申请人提交发明专利总量的比例分别为42.65%、42.58%、60.0%和28.43%。

  “产品‘走出去’,专利没有跟上,一方面因为缺少专利筹码在竞争中面临不利局面,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创新成果被仿制的风险。”李顺德说。

  助推我国外向型优势企业“走出去”,需要相应举措。白皮书指出,2014年里,我国不仅无限期延长与墨西哥专利审查高速路试点项目,更主要的还拓宽了专利审查高速路(PPH)。据介绍,自2011年与日本特许厅率先启动中日PPH试点至今,我国开展的专利审查高速路(PPH)试点项目已经与1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PPH合作协议。

  现在,中国企业利用专利合作条约(PCT)能够加快在多个国家或地区进行专利布局。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们的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增长至2.6万件,同比增长了14.2%。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陶鑫良说,“相信未来这一增长趋势仍将继续。”

  海外专利布局从容行进,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建设也快马扬鞭。

  在过去的一年中,知识产权机构推动了快速维权中心建设,建立了快速维权中心工作规范,在部分维权中心开展了知识产权保护社会信用评价试点。

  但多位专家表示,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体系,但相比韩国、德国,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机制仍不完善,并未形成与企业互动、相关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有效的信息发布机制和公开渠道仍有待完善。

  针对现存问题和原因,国家知识产权局启动了专门针对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知识产权信息平台建设,将企业“走出去”需要了解的海外知识产权动态信息、环境信息、法律信息、实务信息等汇集聚类整理;还编制了一系列的实务指引,帮助企业更多了解、更好运用其他国家的知识产权制度。(记者 刘松柏)

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6号 邮编:100088 电话:010-82803888-6002 邮箱:nipso@cip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5001074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