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做专利事业的螺丝钉”
发布时间:2016/10/17 10:43:10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网分享到

  --访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外观设计申诉处审查员杨加黎

  善于思考的杨加黎做事情总喜欢多画一个问号,她乐于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实自我。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做事风格也让杨加黎养成了“多听多看多思考,勤学勤问勤动脑”的工作习惯。

  2003年,杨加黎大学毕业后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开始了专利审查生涯。自2007年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下称专利复审委员会)以来,她先后在光电技术申诉处、外观设计申诉处工作,并于2016年借调至上海知识产权法院。谈起这十几年的工作经历,杨加黎对审查工作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专利审查是一件有意义和有意思的事情,我愿做专利事业的‘小小螺丝钉’,贡献自己的力量。”

  丰富技术知识

  从领域来说,光电技术申诉处和外观设计申诉处均有审查领域跨度大的特点。由于审查领域的特殊性,求学期间的知识储备远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于是,熟悉案件的相关技术或设计、拓宽自身的知识面便成为杨加黎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入局不久,我的审查指导老师就告诉我,当在专利审查中遇到难题时,先别急,试着去‘啃’,‘啃’不动就问。”杨加黎回忆道,这些“啃”案子的经历练就了她的吃苦精神,养成了她勤思考、善琢磨的审查习惯。“只要愿意花时间,认真梳理和理解相关资料,就能够把案件事实搞清楚。”杨加黎说。

  努力理清每一件案件事实,客观公正审查,多年下来,严谨求实的态度让杨加黎作出了一份份令人信服的审查决定。她主审的迈瑞和理邦公司医疗器械类发明专利无效案两次经最高人民法院审理,最终仍支持审查决定;她主审的大众公司与江苏车企SUV外观设计专利无效案,对日后同类案件的审理产生了积极的示范效应。在工作中,她常常反复阅读涉案专利和对比文件,遇到不清楚的技术问题就去查询资料、请教同事。为防止理论脱离实际,她认真抓住每个调研机会,与研发人员沟通技术。为审理外观设计案件,她利用检索手段等多种途径了解同类产品的设计特点和相关产品的现有设计状况,与同事加班加点研究产品视觉效果的影响力因素。把案子做好做精虽然很累,但每当收到外界给出的各种肯定的反馈,她都更加坚定做好做精每一件专利案件的决心,“理清楚、搞明白”早已成为了她审查工作的信条。

  提升法律素养

  专利审查的特殊性要求审查员不光懂技术,还得学法律。在工作过程中,杨加黎逐渐领会到,在专利审查中,技术和法律绝不是两条平行线,审查员也不是流水线上的机械臂,只有准确理解立法本意,深入了解法律知识,才能在千差万别的案情中把握关键信息,得出公正结论。

  对学习理工科的杨加黎来说,提升法律素养并非易事。刚开始,她的法律经验积累主要源于案件审理。工作中,她积极参与相关法律课程的研读,聆听知名专家学者、法官的讲座,翻阅知识产权著作,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审查实践。这个理论与实践不断磨合的过程使杨加黎对专利法的认识不断加深,她对审查依据的具体条款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谈到法律知识储备,一件外观设计专利领域权利冲突的案件令她记忆犹新。当时杨加黎刚从工作多年的光电技术申诉处调到外观设计申诉处,对外观设计专利领域的很多法律条款并无太多接触。“对于许多法律条款都需要重新学起。”杨加黎介绍,这件权利冲突的案件涉及涉案专利是否与在先著作权冲突,根据相关规定,应参照著作权民事侵权判定标准进行审理。涉及其他知识产权判定标准的案件审理对审查员相关法律知识有较高要求。为保证审查决定经得起推敲,她翻阅了大量可能与案件有关的著作权审理实务、权利冲突法理研究、商标权权利冲突的审理标准和案例,最终作出了令人信服的审查决定。

  2015年,杨加黎作为起草组的3名成员之一,加入到《专利审查指南》外观设计专利复审无效部分的修改工作中。近年来,外观设计专利案件审理过程中不断出现新情形,如何将实践经验归纳总结并提炼出审理规则,给起草组带来了不小压力。“《专利审查指南》不单是部门规章,其反映出的是行政机构对专利的保护态度,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专利审查指南》中的每一项条款、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的修改,都须斟酌再三,慎之又慎。”杨加黎坦言。

  在杨加黎进入专利复审委员会工作的第一年,她作出的复审决定就获评专利复审委员会年度优秀决定,迄今已有4件案件入选专利复审委员会年度十大案件,还有多个案例入选专利复审委员会优秀决定或处内亮点案例,并被选送案例指引集,她参与的多项课题研究亦获评优秀课题。数年间获得的优秀公务员、优秀审查员、优秀研究人员、优秀质检员、保护知识产权志愿服务项目突出贡献个人等多项荣誉,见证了杨加黎的成长。

  在大学毕业十周年的聚会上,所有同学都要用一句话来描述十年的经历,杨加黎如是说:“我从事专利审查工作,虽然入行偶然,但我喜欢、热爱现在的工作,这将是我一生的追求。”(本报记者  陈 婕  实习记者   刘叶婷)

  

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6号 邮编:100088 电话:010-82803888-6002 邮箱:nipso@cip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5001074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