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专家解读中国创新爆发力
发布时间:2016/11/28 11:20:36来源:中国新闻网分享到

  继跻身“全球创新指数25强”中唯一的发展中国家后,中国“智”造又开挂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本周表示,中国已成为首个在一年中受理专利申请超过100万件的国家,“这个纪录反映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非凡的创新水平”。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统计,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2015年从国内外申请者受理了110.1864万件专利申请,占全球总量近40%,超过美国、日本和韩国三个国家的总和。

  尤其是,从“商标申请”和“工业设计知识产权申请”两个能集中反映中国制造在全球供应链中从低端制造向高端“智造”移动的指标看,中国增速都领先全球。

  这是否意味着“中国智造”潜力的爆发?“国是直通车”为此分别专访来自德国和中国的两位专家:德国iF奖组委会主席、iF国际论坛全球执行总裁拉夫·威格曼(Ralph Wiegmann)和中国首批工业设计师、designaffairs中国区总裁刘力丹。深耕工业设计领域多年、长期观察制造业创新的他们默契表示,中国制造已经具备生产高品质产品的能力,最近在以智能手机、智能汽车制造为代表的一些领域中,“弯道超车”正在发生,他们还观察到,中国企业显示出要在国际上树立中国品牌形象的雄心。

  一

  Q: “商标”和“工业设计知识产权”申请为何大热?

  A:“设计将助力制造业完成转型过程。”

  “设计已变得相当重要,商业世界逐渐意识到若不把重点放在产品设计、沟通、与服务上,就无法保持竞争力。”在德国iF奖组委会主席、iF国际论坛全球执行总裁拉夫·威格曼(Ralph Wiegmann)看来,“ 设计将助力制造业完成转型过程”。

  他告诉“国是直通车”,设计不只是关注产品的外观、样式,工业转型、增长方式的转型升级升级包括传播方式、用户体验、交互界面各个方面,所以它需要传播方式设计、用户体验设计、交互设计等等。而挑战在于把各个方面的“设计”融合起来,这也是目前很多设计师正在做的。10年前,设计师们关注各自的领域,现在已经不够了,产品的外观设计、交互设计、用户体验设计必须跨界联合起来。

  二

  Q: 如何评价中国制造?

  A:“与欧洲制造品质已难分辨。”

  作为组委会主席,威格曼观察到,近几年,来自中国的作品在素有“工业设计界奥斯卡”之称的德国iF奖中的获奖比例保持着20%到30%的惊人增速。

  威格曼分析这个现象的原因称,一方面得益于中国作品参赛机会的增多,更多取决于品质的提高。“10年前,我们很容易分辨中国制造和欧洲制造的产品,现在,已经很难分辨了。”

  威格曼指出,品质提高的背后,可以看到中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雄心,成为推动创新不断向前探索的动力。

  designaffairs中国区总裁刘力丹也向“国是直通车”指出,中国企业中大量技术与设计人才得以进入决策层,让技术与设计的创新高效地执行于产品中。中国企业家勇于尝试,敢于冒险,也使许多前所未有的创意能够市场化。

  曾作为国内某知名厂商的第一批工业设计师,刘力丹见证和参与了中国品牌走向自主创新之路的第一步,长期在德国工作和学习的她也对中德制造有着深入的观察。在她看来,“中国在创新上非常有优势,我看到很多中国的企业家非常善于学习,也愿意承担风险。尤其在组织架构上的创新与灵活性,是一些欧洲大公司难以比拟的,这样的组织架构让中国公司能对市场做出高效快速的反应,让中国企业充满活力,这种活力在未来会有大的创新爆发。”

  三

  Q: 如何看中国手机价格超越苹果三星?

  A:“中国企业开始有自信告诉世界:中国制造已经变了。”

  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到海外参展参赛、在海外首发新品,但当一些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开出高于欧美品牌的价格时,仍会面临置疑。

  “过去,中国产品要以廉价取胜,中国手机比苹果三星的价格低很多,但是现在,中国品牌说:不,我们的产品品质和他们的一样好,所以我们要相同的价钱,甚至更高。我觉得这是自信的表现”,威格曼以不久前造成话题效应的华为Mate9“保时捷设计款”手机举例说,“我很赞赏华为的商业策略,关键是它并不仅靠设计作为卖点,而是整个产品都有很高的品质,它自信,因为它知道‘我的产品有好的品质,这是一个合理的价格’。”

  威格曼指出,中国制造从“廉价”到“高品质”形象的转变,并不只需要品质提升,事实上,中国制造已经具备制造高品质产品的能力,中国制造需要与外界沟通,告诉世界,中国制造已经改变了。

  “物美”和“价廉”一定矛盾吗?刘力丹认为,价格高低不是重点,品质更为关键。“比如小米,通过对生产链的管理,挑战了中国制造的极限,真正体现了中国制造的好品质。小米MIX手机,在手机硬件领域已经做到苹果没能做到的事情。并且通过商业架构的优化,把从工厂到用户的路径大大缩短,能做到真正的友好的价格,这也是非常难的事情。”

  四

  Q: 还有哪些行业可能领跑创新?

  A:“正在经历转型阵痛的行业便是有潜力的创新增长点。”

  刘力丹指出,创新的机遇来源于变化,现在许多行业均在经历着转型升级的阵痛,这些经历着剧大变革的行业便是有潜力的未来创新增长点。

  她举例说,比如医疗行业,其市场需求量巨大且日益增长,这来自于很多方面,比如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医疗压力,以及年轻一代觉醒的健康意识带来的健康需求,但目前医疗行业各领域资源分配相对低效和封闭。这样的需求和供给的不匹配就将给创新带来巨大的机会。创新将会带来不可估量的作用。

  她也看好未来出行与汽车制造领域,能源与技术的创新,新的商业巨头的加入,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这些因素会为未来出行领域制造出新的模式和格局,形成下一个增长点。她还预测,中国市场在进行大规模的消费升级阶段,传统消费品的品质和相关服务的优化,也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五

  Q:“中国制造2025”是盘大棋?

  A:“中国制造在海外的品牌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一部分。”

  “目前,我们在商业层面看到华为等中国企业开始尝试与世界沟通,但还是停留在树立和传播公司品牌的层面”,威格曼认为,中国政府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则是从国家层面推动中国制造与世界沟通,让海外通过中国制造的产品更了解中国。

  “我认为,一个国家的形象,它的国际影响力,很大程度上是借由这个国家的产品和品牌来传播和深入人心的,外国人通过产品来认知这个国家”,威格曼说,“比如提起奥迪、宝马、西门子这些德国品牌,人们会用好品质、经久耐用、值得信赖等词形容德国制造,而这些,也恰恰与人们对德国的认识相吻合。而当问起对中国的印象,欧洲人会说,中国是很大、人口很多的东方国家,但是对来自中国的品牌几乎一无所知,虽然他们每天都用到中国制造的产品,但是中国制造并没能代表中国的品牌形象。”

  威格曼提出,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需要企业转变商业策略,从产品、市场、传播各个方面进行品牌战略设计,面向国际市场树立品牌形象;另一方面,需要企业和政府共同思考,如何在海外树立“中国制造”这个“大品牌”的形象,帮助中国品牌在海外树立起有辨识度的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一部分。

  六

  Q: 为“中国制造2025”对标“德国工业4.0”支个招?

  A:“精于细节。”

  “中国制造2025”对标“德国工业4.0”,如何借鉴德国经验?刘力丹提醒说,“德国设计”和“德国制造”在中国得到了许多标签与噱头,“一旦符号化了,理解也就相对片面了。”

  “designaffairs原来是西门子设计中心,从大公司的设计部门到第三方独立咨询公司,我们对德国系统性的思维和工作方式深有体验”,刘力丹所理解的“德国设计”是“一种有责任心和系统性的思维方式导出的成果”,它的本质并不拘泥于某种风格或形状,而是从质量,可用性,以及可持续性为核心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有意义的设计”,这种“有意义的设计”会考虑更多元的因素,如产品和人的关系是什么,这种关系如何影响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社会。而“德国制造”包括“高度定制化的生产流程、基于消费需求的制造管理、出色且成规模的流程管理、质量监控、技术系统管理”都值得中国借鉴,并且,要达到高水准制造管理对人才的培养也有更严格的要求。

  “中国没有必要去追求符号化的东西”,她强调,“可以借鉴的是思考的过程,提出正确的问题并把问题解决好就是好的设计。”

  威格曼用“精于细节”概括德国制造的核心。他也强调,细节不只是由创新决定的,指出哪些领域需要创新需要转变并不难,但在一件产品的具体制造时,精益求精往往需要更高品质的原材料和更多的投入,更需要其背后的商业决策者获利逻辑的转变。

  他认为,“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提出,最重要的价值在于指明方向,表明要在国际上树立中国品牌形象的雄心。挑战则在于是否能凝聚各方力量去落实。“一个战略提出后,接下来需要确定它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所涉及的产业领域有哪些?然后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找到目标后最难的就是向着目标,持之以恒的努力。”威格曼说。

  七

  Q: 猜一下吧,中国制造“弯道超车”时间表?

  A: “我觉得正在发生。”

  “我觉得正在发生”,刘力丹说,她非常看好中国企业的优势与潜力。

  “要知道,德国制造也是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威格曼说,“真正做到中国制造品质升级,需要考虑的包括市场现状、人口规模、甚至文化等方方面面,这真的很难。但看看10年前的中国制造和现在相比的巨大变化,中国速度比欧洲速度似乎要快得多,所以我也很难猜测,中国制造是不是能够以更惊人的速度赶超德国制造。”(肖欣)

  

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6号 邮编:100088 电话:010-82803888-6002 邮箱:nipso@cip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5001074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