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投入,GDP增长新的拐点
发布时间:2016/12/22 11:35:22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网分享到

  日前,各大新闻网站被“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一夜暴涨6.3%”的消息“刷屏”。究竟是什么支撑了这看似“惊悚”的数字?近期,日本采用了联合国新制定的国民经济核算国际标准--《国民账户体系2008》(SNA2008),将研发、专利和版权的支出视为投资,首次被计入GDP。原来如此!竟是知识产权这只看不见的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早在2008年,联合国就修改了1993年制定的GDP计算标准(SNA1993)。与SNA1993相比,SNA2008与创新及知识产权产生了更加紧密的关系:一是将研究开发支出从中间消耗改变为资本形成的一部分,计入GDP;二是将无形生产资产改为知识产权产品列入固定资产中,将包括计算机软件和数据库、文学艺术作品等在内的知识产权产品列入资本账户固定资产分类中。

  事实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进入21世纪以来,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信息化技术和纳米技术为标志的科技创新更是一日千里,世界各国的研发投入不断增加,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坚实基础,也成为GDP增长新的拐点。

  日本:科技创新立国

  对日本经济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现在,日本经历了“失去的15年”--在90年代初的房地产泡沫破灭后,日本就陷入了长期的经济低迷状态,GDP增速和物价增幅长期低位徘徊。然而,这15年来,日本真的一事无成?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其实,日本经济低迷和滞后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与统计方法有关,或者说日本实际的经济规模长期被低估。近期采用SNA2008后,日本的GDP立即实现了6.3%的涨幅,将近2800亿美元,接近了马来西亚GDP总量。

  正如文章开头所说,这一巨大涨幅的背后是日本强大的研发投入,而重视研发却归功于日本政府对于国家发展战略的及时调整。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日本靠模仿国外先进技术的“模仿战略”,顺利地迈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1985年“广场协议”的签订导致日元大幅度升值,日本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日益加剧的贸易摩擦中,逐渐认识到技术创新才是保持国家竞争优势的根本。因此,日本政府在经济发展战略上进行了革命性的变革,由“贸易立国”战略转向了“技术立国”战略。

  进入90年代后,一方面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开始以低成本优势占领国际市场,另一方面美国依靠高新技术领域的雄厚实力,迅速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而日本被夹在了二者中间,经济一度处于低迷徘徊状态。为应对这一形势,日本政府推出了“知识产权立国”战略,以创造高附加值的无形知识资产作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主要方向和手段。在发展战略的转变过程中,日本政府愈来愈重视研究开发活动,研发资金投入和研发人员不断增长。

  据统计,1972年日本研发资金投入1.8万亿日元,在GDP中所占比例为1.86%,从事研发活动的人数仅为24.7万人,到2002年研发人数增为79.2万人,研发资金达到了16.6万亿日元,在GDP中所占比例增为3.35%。而同期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研发资金占CDP的比例分别为美国2.78%、德国2.53%、法国 2.26%、英国1.87%。

  与此同时,日本企业也始终保持着较高的技术研发投入,1998年以来,日本的技术研发投入一直占GDP的3%以上,比例在主要发达国家中是很高的;日本的技术研发费用有70%是由民间企业自己支出,比例也高于美国、德国、英国等其他发达国家。在技术研发方面,日本更是4个指标名列世界前茅: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列世界第一;由企业主导的研发经费占总研发经费的比例世界第一;工业机器人盛行的时代,日本掌握核心零部件技术,日本核心科技专利占世界第一;日本的专利授权率高达80%,证明其专利质量极高。除此之外,证明日本科技实力一个最为直观的指标是,截至今年诺贝尔奖颁奖,日本有22人获得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这一数字超过了英国、德国和俄罗斯,让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诺贝尔奖大国。

  美国:稳固增长引擎

  科技大国美国于2013年采用新的GDP核算方法后,将GDP抬高了3.2%。

  过去20年间,知识产权一直是美国以及其他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首要引擎。从某种角度来说,美国之所以拥有如今在全球科技、经济中较为领先的地位,是因为其具有强劲的创新能力与知识产权。来自美国政府公开的2012年数据表明,“知识产权集约型”工业已经成为美国经济的支柱,仅2012年就新提供了至少4000万个就业岗位,其对美国经济的贡献超过5万亿美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4.8%。从这方面来看,也就不难理解美国政府为什么要将国内生产总值与知识产权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研发支出更像是投资,而不是消费,主要是因为它在未来时期也会产生好处,而不仅仅产生当期好处。在某种程度上,研发的好处可由其所有者来分配,这使研发支出具有经济资产的属性。长期以来,经济学工作者力图将研究开发视为创新、增长和经济福利的源泉,并因此将研发驱动的经济称为技术驱动型经济或“知识经济”。基于上述认识,美国经济分析局一直致力于改进对经济产出、价格和增长的测量。

  美国学者数年之前就认为,资本时代已经过去,创意时代已经来临。美国国际知识产权联盟在对美国版权产业在经济中的作用与地位研究中,也发现了包括电影、电视、家庭录像、商用软件、娱乐软件、图书、音乐和唱片在内的创意产业,在经济上对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就业和贸易所做的贡献。研究报告指出,1996年,美国核心版权产业历史性地首次成为美国出口份额最大的经济部类,尤其是其中的软件业和电影业,在对外贸易份额中贡献卓越。版权产业的核心内容产业,包含图书期刊出版业在内,为美国经济创造了9310亿美元的产值,约占美国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6.4%,解决了近510万美国人的就业问题,总资产占民营企业领域整体的5%,为雇员提供的薪酬比其他产业领域平均高27%。版权产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国际贸易和出口领域所创产值高达1340亿美元,同比超过美国其他领域。对此,美国学者坦率地表示,知识产权是美国最有价值的出口物,也是美国经济的一大支柱。

  进入新世纪,世界上多个发达国家在其知识产权政策中竞相确定了符合本国实际和国家利益的战略目标。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上的创新型国家之一,在知识产权体系建设上更是不遗余力,建立健全了体系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扩大知识产权保护范围,且不断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深层次地发掘与体现知识产权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正如此次修订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方法,其意蕴深刻,值得深思。

  除了日本和美国之外,一些国家也在陆续采用SNA2008。比如,为更好地反映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与国际接轨,今年7月5日,中国国家统计局也发布了关于改革研发支出核算方法、修订GDP核算数据的公告。国家统计局按照联合国新标准改革研发支出核算方法,将能够为所有者带来经济利益的研发支出不再作为中间消耗,而是作为固定资本形成处理。实施研发支出核算方法改革后,我国各年GDP总量相应增加。从近十年的数据来看,核算方法改革后各年GDP总量的增加幅度呈上升趋势,年平均增加幅度为1.06%。如2015年GDP总量增加8798亿元,增加幅度为1.3%。

  面对这一新趋势,有关专家建议,发展中国家更要注意跟踪研究国外动态与进展,深入研究知识产权产品的计量,探讨新核算方法在本国适用的可能,既要开展将知识产权产品纳入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体系的试点,分析研究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式调整的影响,尤其是在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资产管理和税收方面的影响,探索有利于鼓励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的税收标准和税收政策,还要开展企业知识产权资产调查,加强企业知识产权资产管理,充分关注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本报记者  李  群)

  

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6号 邮编:100088 电话:010-82803888-6002 邮箱:nipso@cip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5001074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