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并购:知识产权“戏份”越来越重
发布时间:2017/2/16 10:19:45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网分享到

  三胞集团8.2亿美元收购美国丹德里昂100%股权、义乌企业并购照明行业跨国巨头欧司朗、美的集团收购德国库卡机器人完成交割……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捷报频传,从中获得的知识产权资产更加丰盈。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2016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额达802亿美元,同比增长137.3%,数额与增幅均刷新近十年来的历史纪录!

  “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知识产权的竞争,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既是出于自身对知识产权的迫切需求,也是快速赢得竞争实力的有效渠道。”中国科学院大学法律与知识产权系主任李顺德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知识产权成为重头

  “业内领先专利、成熟品牌等知识产权资产是我们最为看重的。”几乎所有参与海外并购的中国企业,都有这样的共识。在逐年增多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中,将知识产权作为首选要素者越来越多。

  德国库卡是全球机器人研发制造领域的四大巨头之一,拥有机器人核心技术专利1000余件。去年,美的集团按照要约出资近40亿欧元收购了德国库卡94.55%的股份,并获得了相关专利的使用权。目前,美的集团在自动化生产线上使用的库卡机器人有1000多台,产量达到每小时350个,成本下降了20%。2011年美的空调营收规模约500亿元时,工人数量在5万人以上,而去年营收接近700亿元,工人数量仅有2.6万人。收购完成后,美的集团具有了较强的智能机器人研发和制造能力,不仅自身使用的机器人采购成本大幅下降,而且还可为国内外企业提供先进的机器人产品。

  “海外并购对于中国企业补齐自身知识产权短板、增强自身创新能力、加快‘走出去’具有重要的作用。”正如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会长孙叔宝所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通过海外并购形成竞争实力。提起2016年金额最大的海外并购案,当属中国化工4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00亿元)并购法国农药巨头先正达100%股份。先正达在全球68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89万件专利,涵盖了农药、种子处理、检测方法等既先进、实用性又强的相关技术领域。此次收购,使中国化工拥有了这些专利的使用权,也获得了先正达知名品牌的使用权与顺畅的市场渠道。同时,此次收购还使中国化工弥补了种子技术研发能力的不足,完善了自身的产业链,对于中国化工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国际影响力具有实际意义。

  “在全球经济发展放缓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有增无减,数据不仅说明其活力洋溢、实力充沛,发展潜力巨大,而且反映出中国经济在创新发展的新形势下正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 李顺德表示,中国企业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实践中,日益重视知识产权,通过自主研发与海外并购并举的方式提升知识产权实力,值得肯定。

  国际竞争崭露头角

  调查显示,海外并购的完成与成功并不能直接划等号。如果将海外并购后是否产生良好效益作为参照,中国企业的成功率可谓是喜忧参半。其中固然有企业经营的原因,但并购企业能否有效聚合知识产权资源是一个重要因素。“企业海外并购完成后,要建立规范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整合知识产权及研发资源,重点建立专利运营机制和保护机制;要继续完善专利全球布局,为市场竞争铺路搭桥。”李顺德建议。

  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中国企业的成功率越来越高。不难发现,并购成功的企业无不是重视知识产权的企业。这些企业通过海外并购获得了自身急需的知识产权,加快了“走出去”步伐,在国际竞争中崭露头角,进一步拓展了国际市场。中国化工并购先正达、中石化收购阿达克斯、吉利收购沃尔沃等都是成功的案例。

  “整合研发团队,适应市场需求,增强创新能力,是并购成功的关键砝码。”山东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的话,说出了海外并购的成功之道。近年来,潍柴集团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深刻感受到知识产权资产积累的重要价值,出于自身需要,2009年,潍柴集团并购了法国发动机名企博杜安公司,通过其专利布局完成了全系列发动机的国际产业布局;2012年,收购重组世界最大豪华游艇企业意大利法拉帝公司,拓展了产业链条;同年,收购业内知名的德国凯傲集团和林德液压,通过掌控核心技术专利进入了全球领先的叉车市场,也彻底改变了我国高端液压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通过并购整合资源,增强知识产权实力,潍柴集团用12年时间完成了产值从100亿元向1000亿元的跨越。

  尝到了海外并购带来的甜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加强自主研发,在企业内部鼓励发明创造,提交更多的高质量专利申请,另一方面通过海外并购,拾遗补缺,壮大自身,赢得了竞争,获取了效益。

  “海外并购,是获得知识产权并增强自身竞争实力的途径,但不是一劳永逸之举,企业还应利用好这些资源,进一步增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能力,才能打造真正的品牌企业、拥有更多国际市场话语权,在竞争中获得效益。”李顺德认为。(本报记者  赵建国)

  

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6号 邮编:100088 电话:010-82803888-6002 邮箱:nipso@cip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5001074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