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评议助力黄石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18/2/1 14:16:44来源:求是《小康》分享到

  对于黄石而言,2017年是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3月被国务院确立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先进制造业基地,4月成功获批国家首批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6月省委又明确支持黄石建设成为区域性增长极。

  当前,黄石正处于战略机遇叠加期、转型发展关键期。就黄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城市绿色发展、决胜全面小康等问题,黄石市委书记马旭明接受了《小康》杂志社记者专访。

                                        

  《小康》:党的十九大期间,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多次提及“创新驱动”一词,请问对黄石来说,如何理解“创新驱动”?

  马旭明:结合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我认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分重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创新驱动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些重大判断和部署安排必将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二是创新驱动是黄石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当前,黄石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创新来引领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工业强市赶超发展,把创新驱动作为工业发展的生命,优化创新生态,集聚创新人才,加大技改力度,加强产学研对接,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创造,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擦亮“黄石制造”、“大器制造”品牌。

  三是知识产权工作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保障。黄石必须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从而更好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竞争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助力黄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小康》:请问黄石推进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马旭明:知识产权工作是黄石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基础性工程。近年来,我市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力推进工业强市赶超发展,在知识产权上重点抓了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围绕黄石重点发展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先后开展了多项知识产权分析评议,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企业创新效率,降低产业发展风险,为制定宏观发展战略提供了决策参考。

  二是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我们积极指导企业申报发明专利,对申请专利、获得授权的企业给予相应奖励,搭建中外专利信息服务平台,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着力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目前,黄石已拥有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优势企业6家,省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示范建设企业60家。

  三是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我们以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为引领,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黄石市、大冶市、黄石港区分别创建了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县和城区。2017年前三季度,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3.62%。

                                        

  《小康》:黄石紧傍武汉,请问如何应对武汉的“虹吸效应”?

  马旭明:这是黄石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客观现象,不能消极地看,要积极对待。我们现在提出的一个战略就是“对接大武汉”。一是产业对接,武汉不一定所有产业链都齐全,黄石可以针对他们产业链的上下游进行有针对性的发展,形成互补。二是人才对接,黄石和武汉都有大学和职业学院,每年都有大量的人才相互交流,人才打通,对夯实我们产业发展的人才基础作用很大。三是服务业对接,黄石要主动对接顺丰机场建设,加快发展临空经济区。主动对接武汉自贸区建设,加强与深圳盐田港深度合作,加快新港亿吨大港、多式联运、综保区等建设,再创“黄石港”新优势。当然,服务业对接,也包括休闲度假产业的对接,武汉拥有1000多万常住人口,是个大市场,我们非常欢迎武汉人来黄石休闲度假。

  与武汉对接融合,黄石有着先天优势,无论是在交通、产业和文化旅游等方面,黄石都在积极作为,这些都为更深层次的融合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小康》:旅游业在整个黄石转型升级、产业布局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马旭明:发展旅游业,黄石有自己的优势,不仅山美水美,而且通过高速路、铁路、飞机等各种交通工具,已经实现了对接武汉的“半小时经济圈”,交通非常方便。

  目前黄石的工业旅游已经有了一定基础,乡村旅游各地也在抓紧发展,但是对接大武汉、服务全国人民,甚至服务全世界人民,我们还有一定差距。

  下一步,我们计划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将各种旅游要素充分利用起来。市委市政府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成立专门的旅游委,加强对旅游业的规划指导引导,推进工作督办。另外,旅游有事业也有产业,我们还计划成立市级的文化旅游投资集团,两条腿走路,希望更多的社会资源能够参与其中。(刘彦华 靳晶)

  

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6号 邮编:100088 电话:010-82803888-6002 邮箱:nipso@cip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5001074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