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牛起来
发布时间:2018/8/29 9:38:01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网分享到

  正面为蛟龙出海,反面是凤凰涅槃,主体牛首百花纹样,与和平鸽交相呼应,寓意阖美……近日,记者在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北京市珐琅厂)见到了一件精美的景泰蓝(又称珐琅)艺术作品。

  “这是我们为纪念改革开放40年创作设计的景泰蓝作品《中国牛》。”北京市珐琅厂总经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钟连盛告诉记者,他以传统景泰蓝工艺为基础,结合浪漫主义的装饰手法,与公司设计大师李静共同创新设计了这款寓意美好的作品。

  “青山做脊梁,绿水为牛角,繁花勾躯干,锐意不可挡。”钟连盛表示,他们设计的这款作品以牛为主体,用青山绿水、花团锦簇勾勒出牛的矫健身躯,以此歌颂中国人民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和滴水穿石的韧劲,讴歌中华民族坚韧不屈、锐意进取的民族精神。

  “这款作品身高40cm,寓意为‘牛起来的新时代’,设计的初衷除了献礼改革开放40年,还有一些与我个人相关的小故事。”钟连盛介绍,今年是他进入北京市珐琅厂工作的第40年,从1978年考入北京市珐琅厂技校成为一名学徒至今,他和众多珐琅厂人见证了几十年来景泰蓝工艺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历程。

  “15岁到55岁,我把最美好的岁月都留给了景泰蓝。”钟连盛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因为对艺术的喜爱,他在初中毕业后选择进入珐琅厂求学,与景泰蓝结缘,在恩师钱美华的带领下,与这项工艺相伴一生。

  钱美华是我国第一代景泰蓝艺术大师。上世纪50年代初,她师从梁思成、林徽因,在清华大学深造,参与抢救当时处于濒危的景泰蓝工艺,1956年,她进入刚刚建立的北京市珐琅厂工作,担任企业第一任总工艺师和科技研究中心主持人。

  “从20多岁大学毕业,到83岁去世,老师与景泰蓝相守了一生,奉献了一辈子。”钟连盛表示,被人们誉为皇家御用品的景泰蓝曾“风光无限”,但也曾岌岌可危。后来,在钱美华和诸多景泰蓝工匠的不懈努力下,景泰蓝工艺得以传承,走进越来越多寻常百姓家。

  “老师主张对于景泰蓝工艺传承不泥古,创新并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钟连盛告诉记者,在钱美华的影响下,他注重创新设计理念,推出新颖的工艺作品。

  近年来,钟连盛的系列作品《荷梦》荣获2001年西湖博览会·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2005年首届中国礼品设计大赛金奖;《北京风情》荣获第43届国际旅游品和工艺品交易会2008年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赛金奖等;2007年他设计了新加坡佛牙寺超大型《景泰蓝转经轮》;2008年4月,钟连盛受聘成为“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大使”,致力于向全社会传播知识产权文化理念。

  “我们鼓励创新,在学习传统、挖掘传统技艺之余,也在思考如何让景泰蓝跟随时代发展‘推陈出新’。”钟连盛表示,近年来,北京市珐琅厂尝试不断开拓景泰蓝的应用领域。如今,从室内外建筑装饰到城市景观工程等环境艺术装饰方面都能看到越来越多景泰蓝的身影。2014年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政府赠送给外国首脑的国礼“四海升平”景泰蓝赏瓶,还有2017年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政府赠送日内瓦联合国总部的“盛世欢歌”大瓶等国礼,都是北京市珐琅厂设计制作的。

  “此外,我们还注重设计实用化,开发制作了笔筒、茶叶罐之类的产品。”钟连盛表示,北京市珐琅厂努力让传统的非遗工艺走进人们的心里,走进百姓的生活。同时,积极组织手艺人携带作品参加全国及海外的展会,让景泰蓝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记者了解到,为了更好地弘扬传统技艺、中华文化,北京市珐琅厂还对部分大师的经典作品进行了知识产权保护,提交了多件外观专利申请并进行著作权登记,主打的“京珐”品牌享誉中外。

  “作为全国景泰蓝行业中唯一的中华老字号,我们有责任传承景泰蓝文化,创新景泰蓝产品,引领行业发展。”钟连盛说,2012年,北京市珐琅厂入选景泰蓝制作技艺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未来,企业有更大的责任和信心为景泰蓝发展注入多元的时代风骨。(实习记者 韩瑞)

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6号 邮编:100088 电话:010-82803888-6002 邮箱:nipso@cip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5001074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