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踏浪前行风正劲
发布时间:2018/12/10 9:21:08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网分享到

  1994年4月20日,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NCFC)通过美国Sprint公司接入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64K国际专线开通,标志着我国正式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这一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16年,也是中国开启互联网时代的元年。自此,中国成为第77个正式真正拥有全功能Internet的国家。

  24年间,中国互联网产业飞速发展,互联网早已深入渗透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电子政务、智慧城市、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文化娱乐……网络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以互联网为基础和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引领创新和驱动发展的动力源,中国互联网产业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基础设施从无到强

  1990年11月28日,中国顶级域名.CN完成注册,从此,中国在国际互联网上有了自己的身份标识。但由于当时中国尚未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联接,中国.CN顶级域名的服务器只能寄设在德国的卡尔斯鲁厄大学。直到1994年5月21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完成了中国国家顶级域名的服务器设置,才结束了中国.CN顶级域名服务器一直寄存在国外的历史。中国互联网,几经周折,终于蹒跚起步。

  1995年,邮电部电信总局也通过美国Sprint公司在北京和上海设立了接入美国网络的64K专线,通过电话网、DDN专线以及X.25网等方式向社会公众提供Internet接入服务,开启了面向大众提供商用互联网服务的时代。一年后,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全国骨干网建成并开通,对于普通家庭用户而言,只要拥有电脑、Modem和电话线,上网"冲浪"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此后,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迅速铺开,稳步推进。2013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部署了未来8年的宽带发展目标和路径,宽带首次被定义为国家战略性的公共基础设施。2012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实施"宽带中国"工程。2016年印发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则明确提出"构建网络强国基础设施",要求深入推进"宽带中国"战略,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从1994年中国首次全功能接入互联网到2017年底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5.8%,我国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飞跃式发展。时至今日,我国高速光纤网络建设加速推进,国际互联网及国内骨干网络大幅扩容,宽带和4G网络基础设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大力发展,互联网的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基础运营网络全面提速,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达到7.79亿个,光纤接入端口达6.57亿个,光缆线路总长度达3747.4万公里;移动网络覆盖范围持续提升,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619万个,4G基站总数达328万个;网民规模稳步增长,全国网民规模达7.72亿人,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人,智能手机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个人上网设备。

  技术更迭日新月异

  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善,用户群体和市场规模急速增长,互联网产业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创新""颠覆"是中国互联网产业的标签,依靠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互联网产品快速迭代更新,新产品新模式层出不穷,互联网企业蓬勃发展,也推动了整体产业持续向前。

  1996年,国内唯一立足大众信息服务、面向普通家庭开放的网络"瀛海威时空"开通。作为中国第一家互联网接入服务商和内容提供商,瀛海威公司是中国互联网产业当之无愧的开拓者和领跑者。同年,从麻省理工学院归来的张朝阳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商业网站--搜狐网,而同在中关村的四通利方--新浪网的前身,也在积极建设自己的网站。值得一提的是,1997年1月1日,人民日报社主办的人民网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络,这是中国开通的第一家中央重点新闻宣传网站。

  近年来,随着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产品也逐步由PC端过渡到移动端。从门户网站、电子邮件、BBS到网络游戏、手机增值服务,从电子商务、在线预约到团购外卖、线上线下一体化,从博客、微博、微信到共享经济、新媒体、互联网金融……每隔一到两年,就会有新的互联网产品进入大众视野并迅速吸引海量用户,引爆一个又一个新的业务增长点。这一过程中,既诞生了百度、阿里、腾讯、京东等互联网领军企业,也促生了蚂蚁金服、美团点评、今日头条、菜鸟网络等一批独角兽企业。放眼世界,全球排名前十的互联网企业中,阿里、腾讯、百度、京东这4家行业巨头位列其中。

  互联网产品不断推陈出新的背后,是研发人员持之以恒的技术创新。例如,即时通信软件的升级离不开网络通信技术的优化,移动支付的推广离不开网络安全技术的进步,"双11"的火爆离不开海量数据处理能力的提升。现阶段,中国互联网产业正逐步由人口红利转向挖掘"技术红利",一大批优秀的国内企业在机器学习、自动驾驶、智慧医疗、语音识别等技术领域不断突破。对技术密集的互联网产业来说,专利既是保护技术创新成果的有力途径,又是抢占行业高地和对抗竞争对手的利器,高科技为主导的互联网企业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保护。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称: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前十的榜单中有4家互联网企业入榜,其中,位居第二的华为公司就有3293件发明专利获得授权。此外,据incoPat创新指数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100强企业发明专利排行榜"显示,腾讯公司以4900余件发明专利占据榜首,奇虎360、百度公司分列第二、第三。

  与此同时,无论基础设施、网络运营、智能终端,还是跨境贸易、线上服务,随着中国互联网企业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内企业也更加意识到知识产权对于企业发展的战略意义和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开展海外专利布局,依靠知识产权护航,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行业应用无处不在

  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词。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泛化,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互联网+政务""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农业"……"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从国家战略层面肯定了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重要意义,这是国家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的重要举措。在政府、企业、市场的多重力量推动下,互联网产业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通过垂直领域的深耕细作,产业融合的新型行业生态链初步形成。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2017-2018年)》指出,"智能"与"融合"将演化为新时期互联网发展的核心特征,全球互联网加速进入智能融合的新时代,新型智能硬件和智能"互联网+"成为智能融合时代引领发展竞争的战略业务平台,定义了全球互联网产业的总体战略方向,原有的互联网业务将面向智能融合要素特征全面升级演进。

  刚刚结束的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华为昇腾310芯片、360安全大脑、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开放平台、京东智能供应链技术服务平台等15项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的亮相,充分展示了我国互联网企业的技术创新实力,也彰显了行业巨头把握时代方向,加速产业发展的决心。在世界互联网产业格局中,中国从学习者、跟随者一步步成长为引领者、贡献者。我们坚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互联网产业也将一如既往地创新求变,不断突破,勇立潮头,踏浪前行!(本报通讯员 苏丹)

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6号 邮编:100088 电话:010-82803888-6002 邮箱:nipso@cip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5001074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