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环境保护局自然生态处主要事迹
发布时间:2013/9/2 14:17:39来源: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网分享到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自然生态处通过编制《重庆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和实施中欧—重庆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及能力建设示范项目,不断探索创新生物多样性保护新方法和途径、新体制和机制,特别是利用知识产权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成效显著,使地方政府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有了新的认识,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主要做法和成果如下:

      一、组织制定重庆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及行动计划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自然生态处引进欧盟参与式经验,在全国率先编制发布《重庆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和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在《行动计划》中将“加强遗传资源及传统知识保护,建立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列为优先行动之一,并设立了优先项目,同时将《行动计划》纳入国家《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推动实施,计划从2012年起,用34亿元开展三峡库区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这将对遏制重庆生物多样性尤其是生物遗传资源的丧失趋势,发挥极大的作用。

      二、推进立法,深化生物多样性保护

      重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工作实践呼唤立法跟进,以巩固工作成果,规范方法程序,指导试点示范全面扩展。重庆市环保局起草完成了《重庆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办法》、《重庆市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法规性文件,内容涉及到生物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惠益分享,为以后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指导。

      三、开展物种资源调查和评估,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自2008年以来,组织相关单位和专业人员,经过4年艰苦的野外工作,开展了全市物种资源普查,建立了信息共享平台,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全市40个区县的生物多样性系统评估,为开展与生物遗传资源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奠定基础。

      四、创新思路,促进开发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协调共生

      一是调动社会资源,促进开发与保护协调共生。为保护重庆城区山水分明特色,避免房地产开发造成景观及其生物多样性破坏,通过欧盟项目提供技术,房地产公司提供资金,政府提供用地,当地社团组织合作,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监测等方式,实施了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开展山地溪谷湿地保护示范项目,取得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

      二是保护本地物种资源。采取欧盟项目支持,鼓励和支持当地民间力量和企业参加,开展了重庆特有、全球特危的物种“南川木菠萝”的野外种群调查、异地人工繁育、野外回归引种、宣传保护等一系列保护活动,成效显著。通过在秦巴山区的城口县鼓励成立中蜂养殖合作社、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发展基金、提供扶贫资金小额贷款和对2个示范村社区居民教育培训,增进本地兰花繁育,抵制意蜂入侵。原住民收入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都有较大提高,探索出一条山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新模式。

      三是改造传统种植模式,提高生计替代的可持续性。在三峡库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武陵山区石柱县开展了可持续生计替代示范,通过向当地居民培训有机黄连种植和莼菜栽培技术、成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作为小额贷款基金和鼓励社区居民发展生态旅游等方式,有效地减少了生物多样性破坏,增加原住民收入。

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6号 邮编:100088 电话:010-82803888-6002 邮箱:nipso@cip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5001074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