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发布新版国家创新战略
发布时间:2017/8/10 16:51:18来源: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网分享到

  【编者按】 2015年10月底,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和科技政策办公室联合发布了新版《美国国家创新战略》,公布了维持创新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美国国家创新战略》指出,创新环境主要包括益于创新的知识产权制度、保护创新的发垄断执法等,建立完善的创新环境可以充分调动创新的积极性,要将环境建设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构建创新友好环境作为滋生创新的土壤。本期信息速递重点结合创新体系的发展和构成对新版战略进行分析介绍,并构建我国创新生态系统需要从创造适宜的制度环境、搭建产业知识共享平台、培育创新文化环境等方面着手。

  2015年10月底,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和科技政策办公室联合发布了新版《美国国家创新战略》(以下简称“新版《战略》”)。美国创新战略首次发布于2009年,用于指导联邦管理局工作,确保美国持续引领全球创新经济、开发未来产业以及协助美国克服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从2007年的《美国竞争法》,到2009年的“美国复兴与再投资计划”和《美国创新战略:推动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就业》,再到2011年的《美国创新战略:确保我们的经济增长与繁荣》,美国始终高度重视创新战略的设计。

  新版《战略》沿袭了2011年提出的维持美国创新生态系统的政策,首次公布了维持创新生态系统的六个关键要素,包括基于联邦政府在投资建设创新基石、推动私营部门创新和武装国家创新者三个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而制定的三套战略计划,分别是创造高质量工作和持续的经济增长、催生国家重点领域的突破、为美国人民提供一个创新型政府。新版《战略》在此基础上强调了以下九大战略领域:先进制造、精密医疗、大脑计划、先进汽车、智慧城市、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教育技术、太空探索和计算机新领域。

                

  一、国家创新生态系统战略的发展

  新版《战略》中多次提到构建美国创新生态系统这一核心概念,把创新生态系统看作是实现全民创新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美国政府第一次提出创新生态系统是克林顿政府1994年发布的第一份有关科学政策的正式总统报告《科学与国家利益》中:“今天的科学和技术事业更像一个生态系统,而不是一条生产线。”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PCAST)于2003年初开展了一项双管齐下的研究,以探索美国的创新领导力以及国家的创新生态面临的挑战。这项研究包括两个部分,先后发表了两个研究报告,正式将创新生态系统(Innovation Ecosystem)概念作为总括性核心概念。第一个研究报告于2004年1月发布:《维护国家的创新生态体系、信息技术制造和竞争力》,该报告认为,国家的技术和创新领导地位取决于有活力的、动态的“创新生态系统”,而非机械的终端对终端的过程,也首次提出要支撑美国创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一是加强国家的研发能力,包括增强对美国大学中数学、科学和工程学领域的基础研究的资助;二是改善劳动力和教育状况,培养足够的可资利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以及大量后备的技能雇员;三是提升美国创业氛围;四是保持基础设施改善的进取性日程。第二个研究报告名为《维护国家的创新生态系统:保持美国科学和工程能力之实力》,这份报告阐述了美国的经济繁荣和在全球经济中的领导地位得益于一个精心编制的创新生态系统,它来源于几个卓越的组成部分:发明家、技术人才和创业者;积极进取的劳动力;世界水平的研究性大学;富有成效的研发中心;充满活力的风险资本产业;政府资助的聚焦于高度潜力领域的基础研究。

  至此,创新生态系统概念受到发达国家的普遍重视和采纳,包括出现在世界经济合作组织(OECD)和发达国家的各种文件和报告中。接下来,2009年《美国创新战略:推动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就业》突出了创新生态系统从基础到引领的三个层次:“投资于美国的创新基石,促进刺激有效创业的竞争市场,加强国家优先事项的突破”。2011年的《美国创新战略:确保我们的经济增长与繁荣》中认为,为维护创新生态系统美国应当更新其“国家创新支柱”投资战略。2012年,在《崛起的挑战:美国应对全球经济的创新政策》中指出,企业与大学之间密切的合作,公共和私人的风险性投资以及鼓励研究者创办公司的技术,构成了美国创新生态体系的主要特征。2013年美国科学院发布的《国家与区域创新系统的最佳实践:在21世纪的竞争》报告中更是将创新生态系统看作是构筑国家竞争力重点所在。由此可见,关于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的问题一直贯穿着美国政府这十几年来的政府报告,是美国创新战略乃至构筑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之所在。

  不仅美国关注创新生态系统,2013年,欧盟发布以开放式创新2.0为核心的“都柏林宣言”,部署了新一代创新政策,即聚焦创新生态系统的11项策略与政策路径;日本于2011年部署了改良版的“科技政策学”项目,提出要实施重大的政策转向,从技术政策转向基于生态概念的创新政策,强调将创新生态作为日本维持今后持续的创新能力的根基所在。这些标志着美欧日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已跨入创新政策的新时代,不仅重视创新生态系统这一新的创新范式,并将其上升至国家战略部署层面,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与实践在未来将得以深入的建构与发展。

  二、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

  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的两个《维护国家的创新生态体系》的报告中指出,国家的创新生态系统是推进技术和经济发展所必需的机构和人员的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并提出最好不要将创新看作是某种线性的或机械的过程,而是看作在我们的经济和社会的许多方面具有多面性并不断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报告中提出图2所示的创新生态系统模型,认为创新生态系统是由政策环境、国家基础设施和创新的供给与需求组成的。

                 

  欧盟在官方发布的《开放式创新2.0》报告中认为新的创新范式是从创新生态系统的视角出发,基于“政府(公共机构)--企业(产业)--大学科研--用户(市民)”的四螺旋模式。这种四螺旋范式中存在着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个层面,政府、企业、大学和用户在跨组织的创新生态系统中相互作用,形成网络式的创新。

                 

  不少学者通过对比总结得出,可持续的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为“4P”要素,即公共部门(public)、私营企业(private)、创新民众(people)和创新土壤(place)。

  公共部门包括高校、科研院所和各种由政府支持的实验室、研发中心和服务机构等创新主体。私营企业则涵盖从初创企业、中小企业到跨国企业各类私营部门。企业是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主体,企业的创新活动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与其他组织和机构进行互助合作,借助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而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形成具有自适应、自调节和自组织功能的复合体。

  创新民众则是投入创新活动中的所有人力资本,国家创新系统旨在调动整个国家的创新活力,让全民投入创新的浪潮中,这才能使得整个国家的创新生态系统活跃起来,使国家更具有未来竞争力。

  创新土壤也就是创新所需的环境和平台,例如创新的文化环境和资源可得性。创新文化环境主要体现在创新主体价值取向和创新意愿、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和需求、以及社会的创新氛围,它是创新生态系统形成的沃土。建立开放包容、锐意进取、大胆创业和敢冒风险的创新文化是推动创新知识产生、传播和应用的助推器和催化剂。建立完善的创新环境可以充分调动创新的积极性,激发创新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极大地提高创新工作绩效。

                      

  三、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美国创新战略

  新版《战略》即从公共基础、私营部门、创新群众和创新环境4个要素出发构建和维护国家创新生态系统,以达到提升国家创新力和竞争力的目标。将新版《战略》按可持续创新生态系统要素进行如下梳理:

  (一)建设公共基础作为保障国家创新力的基石

  政府投资的公共项目将为整个创新生态系统打好基础,注入活力和源泉,因此美国国家创新战略中明确,首先应给予基础研究领域世界领先的高投入,2016年将用于基础研究领域的预算为670亿美元,较2015年增加了3个百分点,该预算将继续鼓励各种高风险,高回报的研究和方法创新;其次,不断促进高质量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工作,面对21世纪的知识密集型经济环境,美国政府认为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领域的教育将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所在;第三,打造21世纪超高水平的基础设施,2016年美国政府将依旧致力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使商品和服务按所需的速度快速流转,以帮助美国制造业出口,吸引美国本土的就业机会,使企业更加快速扩张和成长,这些都是创新的基石;最后,建立新一代的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强大的数字化信息化世界已成为民众和企业不可或缺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因此扩大无线网覆盖区域,提升宽带速度,保证高速网络和拓展学校、图书馆链接端口等都将是政府之后的工作重点。

  (二)激活私营部门作为提升国家创新力的引擎

  美国政府期望通过调节阻碍创新活动的市场失灵来帮助私营企业创新者获得更好的创新环境,这对于驱动整个国家的创新力至关重要,企业才是生态系统内各种创新资源的主要拥有者和创新利益的主要享有者。完善实验和研究税收抵免政策是美国政府提出的要点之一,私营部门在研发方面的投资对长期的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和提升生产力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虽然从1981年开始美国政府就有针对私营部门实验和研究的税收抵免政策,但时至今日,美国的相关政策已然落后于许多经合组织成员国,因此美国政府提出要拓宽研发税收抵免的政策面,并使其成为永久性政策;其次要加大力度支持谋求创新的创业者,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帮助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走过艰难的创业初期,深度挖掘国内的创业创新潜力;从实验室到市场:加快政府资助研究项目的商业化进程也是策略之一,众所周知,技术转移和研发商业化是获取创新果实的重要渠道,政府通过资助企业和第三方研究平台加速研究项目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化过程,以提高创新力;还有向私营部门的创新者开放政府数据及授权,奥巴马政府已经明确表示政府数据作为一项国家资产可以向私营部门公开提供,以提高政府的效率和问责性,促进私营部门的创新和科学研究。

  (三)武装国内的创新民众作为持续创新的源泉

  为了迎接之后更为紧迫的挑战,政府通过奖励和众包的模式支持开放式创新,鼓励全民创新,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创新创业的行列中来。首先,通过激励奖励手段来激发美国民众的创造性,专利制度和奖励都是不错的方法,在过去6年里,政府部门已经赞助了440余项公共比赛,数以万计的创业者和民众参与其中,并获得超过150万美元的奖金;其次,通过各种项目活动、众包和公众科学来挖掘潜在的创新人才,美国政府目前采取了一些有深远影响的策略来鼓励全民创新,例如增加学校课堂和课后项目,增加女性和少数群体的项目参与机会,设计与公众共同创造的项目活动等等;除以上两点外,政府还帮助移民扫除创新创业路上的各种障碍,帮助弱势群体创造更多的创新创业机会,激发全民投身于创新之中,以提升国家竞争力。

  (四)构建创新友好环境作为滋生创新的土壤

  建立完善的创新环境可以充分调动创新的积极性,在美国国家创新战略中亦将环境建设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首先,应确保适于创新的环境条件,政府可以通过构建适宜的框架条件来激励更多的创新者将自己的创意投入市场中,受益于这些好的环境作用,美国将收获更加蓬勃发展的市场。这些环境条件包括:益于创新的知识产权制度、保护创新的发垄断执法、安全的网络环境和维护开发互联网的网络中立性等。其次,支持区域性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在区域层面,创新生态系统的良好运转将维护整个国家创新体系的健康发展。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更加重视创新主体(企业、客户、供应商、竞争企业、合作伙伴、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支持机构(政府、金融机构、创业投资机构、行业协会、中介机构),以及创新环境(资源、文化、政策制度),各要素之间相互依赖、共生共赢的合作关系。

                

  四、对我国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启示

  我国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正是对创新生态系统的敏锐把握。面对愈来愈激烈的竞争,未来十年,我国需要将国家创新体系升级为国家创新生态系统,并逐步部署新一轮的创新政策,为从跟踪、并行到领跑提供优良的制度框架和有力的政策支持。把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下如何构建我国的创新生态系统,需要从以下方面加以考量。

  一是搭建产业知识共享平台以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通过搭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知识共享平台,实现资源整合、信息交流、知识共享,促进生态系统的快速成长。由行业协会通过参政议政、咨询服务、技术培训、开办展览等形式搭建企业、高等院校以及研究机构之间合作交流与知识共享的平台。大学及科研机构负责基础知识的研究与传播,同时培养创新所需要的技术人才以及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企业通过对整个系统资源的整合,使产品迅速实现产业化。企业、高等院校以及研究机构各司其责,提升系统核心竞争力,共同促进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协同演进。

  二是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体系创造适宜的制度环境。率先推动创新治理等新一代创新政策理念的探索实践,加强内生性政策学习。在完善宏观调控布局,发挥其战略导向作用,形成富有成效的创新政策管理体系的同时,制定科技发展长远战略,出台创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合作竞争等方面的政策,增加网络连接的密度,保证不同政策之间的关联、协调作用,确保各个层次水平上的政策连贯性和一致性。在创新政策制定过程中,注重政策协同,开展政策审计,强化政策诚信,对信息公开、专家咨询、公众参与、社会舆情等进行系统机制设计。面向政策生命周期全过程,提升对创新绩效的洞察力,提高创新政策的前期评估能力。

  三是强化科技渗透并培育创新文化环境。创新文化作为整个创新生态系统的外层环境因素,是以一个群体所拥有的价值观和思维意识形态,它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对创新变革亦有重大作用。因此,要加强科技创新渗透,全面推进科技与创新文化的融合,营造一种创新主体之间的知识交流与共享的创新环境,为产业的发展不断注入创新因子。加大文化科技复合型人才的引进与培育力度,提升创新文化对思想意识和思维方式的传播力及感染力,进一步加强科技服务平台、创意设计平台建设,提升产业的科技与文化内涵,创造新型业态。(天津大学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 张慧颖)

  本文仅代表研究基地专家观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6号 邮编:100088 电话:010-82803888-6002 邮箱:nipso@cip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5001074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