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权威知识产权评价报告介绍与中国现状分析
发布时间:2017/8/11 13:52:59来源: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网分享到

  【编者按】 近期,以2015年世界各国知识产权及创新能力为评价对象的国际评价报告层出不穷。这些报告对我国知识产权发展现状、创新能力以及国家综合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和排名。本期信息速递将国际上权威的研究报告予以系统梳理,归纳分析了我国去年获得的相应评价,并针对我国知识产权创新及应用能力的提升提出参考建议。

  一、概述

  近年来,随着知识产权重要性日益增加,相关研究和统计的国际报告也层出不穷。2015年5月26日,汤森路透发布了2015年《全球创新报告》;9月30日,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2015-201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11月30日,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发布了《专利实力记分卡》统计报告;2016年1月,美国彭博社发布《最具创新力国家TOP50》;2016年2月,美国商会发布了最新版的《国际知识产权指数》报告。世界上许多国家、机构和商会都以专利保护水平和国家竞争力为对象,采用不同的指标体系,编制出了各具特色的报告及排名。

  由于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上各有偏重,我国所获得的排名也不尽相同,且受到的评价和实际情况未必完全相符。本文系统介绍了国际上具备一定权威性的评价报告,根据报告的来源机构、评价对象、指标体系等各个方面进行分类,并对我国获得的国际评价予以归纳,从而全面深入地了解国际社会对我国的相关评价,并为我国创新能力及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提出参考建议。

  二、国际权威知识产权评价报告梳理

  (一)基于评价机构属性

  目前,世界上编撰知识产权统计和分析报告的机构通常由以下几类机构组成。第一,国际知名的教研机构,这些具备强大科研实力和国际知名度的机构通常都由世界上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和教研一体化的机构组成,例如参与编撰《全球创新指数》报告的美国康奈尔大学。第二,国际组织与非政府组织,此类主体既包括国际性的民间组织,也有直属于国际间政府组织(如联合国)的国际组织,世界经济论坛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即属于这类组织。第三,政策建议与咨询机构,这些机构一般隶属于财团、新闻媒体和行业协会,例如发布《国际知识产权指数》报告的美国商会。

  目前,世界主要知识产权及创新能力评估机构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二)基于评价对象

  知识产权领域的评价报告内容上似乎“大同小异”,实则不然。一些反映直观数据的统计报告,例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世界知识申请数据统计》,其内容构成主要是成员国在过去一年来的专利、商标、植物新品种申请和授权数量。可见,此类报告的核心价值在于提供客观、准确和详实的统计数据,而非挖掘数据背后的深层原因。

  对于那些基于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而进一步予以分析和评价的报告而言,其分析和评价对象的宏观程度也存在差异。从专利视角来看,记载专利申请授权方面数据的报告最为微观;其次是结合专利数据,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进行计算后得出的专利保护、专利运营和专利综合实力的排名;然后是在前述基础上更进一步,评估各国创新能力和科研实力;最后,将国家科技实力纳入考量,以此来宏观评价一国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报告最为宏观。当然,也不排除以特定主体为分析对象的报告,例如创新型大学排行、高新企业排行等。

  依照评价对象的宏观程度标准,可以将表一以宏观程度递增的规则重新排序如下:

                

  (三)基于评价指标

  任何与知识产权相关的评估,都需要通过特定的评估方法才能够计算出,而评估方法的准确性主要来自于相关的参数是否准确、合理,如果没有可靠的数据做依据,评估方法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一般而言,由高知名度、高水准的机构主持编撰的权威报告,其中都会专门介绍报告采用的主要指标、参数和权重设计。这些信息不仅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报告本身,也为读者分析和引用其中观点提供了重要的指引。对于我国而言,一方面,报告中的直观数据和信息可以直接反映出我国在专利申请、专利制度、创新能力乃至综合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不足之处;另一方面,报告在指标体系设计中表现出的价值取向和倾向,也能够帮助相关人员判断该份报告的实际参考价值。

  国际上权威的知识产权报告在分析时选取的指标通常都会有所侧重,具体表现如下:

                

  三、2015年我国知识产权及创新能力的国际评价与分析

  2015年,国际上发布的权威评价报告纷纷对我国专利制度、科研创新能力以及国家综合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和排名。如果仅仅分析其中单个报告,难免会挂一漏万、以偏概全。鉴于此,本文收集了2015年中发布的具备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十余份报告,提取其中对我国的针对性评价,一并予以归纳和分析。

  纵观2015年国际权威报告,我国企业创新和国家创新获得的评价总体上稳中有升,但褒贬不一,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企业R&D投入持续增加,直观效果明显

  我国企业科研投入的力度相比往年有所加强。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我国企业的R&D投入排名第23位,高于我国综合排名。企业在科研上的高投入也直接促使我国整体科研投入的提升。2013年,我国科研经费总投入达到 1912.1 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升至世界第2位。该投入占到GDP的2.1%,这个比例位列全球第17名。2014年,该数字已经达到2000亿美元。

  科研投入的全面加强,使我国企业在专利申请等技术产出方面的成绩明显上升。例如,在汤森路透发布的2015年《创新现状》报告中,我国占据了各个行业60家创新机构中的16家,力压美日韩等创新型国家排名第一。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华为公司在2015年申请PCT专利3898件,排名全球第一;中兴则申请2155件,排名第三。在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发布的的2015年《专利实力记分卡》中,我国的中兴、TCL、华为、清华大学、灿坤等5家机构上榜。

  (二)企业专利海外布局不足,拉低综合竞争实力

  然而,在另一些机构看来,我国企业虽然在科研投入和专利技术产出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但综合创新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依然无法达到国际顶尖水平。例如,在汤森路透发布的2015年《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排行榜》中,我国企业竟无一上榜。2原因之一在于该报告采用的指标体系更加重视“专利全球布局”。正如汤森路透在其研究报告中所言,专利数量的堆砌无法带来真正的成功,专利全球化的缺失会极大地削弱企业的国际影响力。数据表明,我国企业所持专利的最大缺陷,在于其大部分属于国内专利,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海外专利布局”。2012年我国申请的三方专利数量不足1000项。另有统计表明,2014-2015年期间,我国企业在海外布局的专利件数不到企业专利总数的10%,而仅有6%的创新活动在海外得到了保护和商业化的推广。可见,过分依赖国内市场和过于保守的自我定位,极大地限制了我国企业专利的“国际化”与“创新领导力”。当然,专利走出国门遇阻,也并非仅仅我国存在的问题。事实上,英国、韩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都因为这一问题而在国际报告中得到了负面的评价。3

  (三)我国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仍需完善

  1.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孱弱,限制整体创新实力。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5-201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我国的竞争力指数在全球144个经济体中仍位于第28名,与前一年持平。4但是,作为二级指标之一的创新指数仅排在第31位,是制约我国竞争力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确切地说,创新能力不足位于16个制约我国竞争力增长的因素之首。而在决定创新能力的因素中,我国在科研机构实力、科研人员数量以及产学研结合程度上亟需加强。另一方面,报告也认为我国企业的科研投入和政府的扶持力度已经有了明显提高。因此,对于我国而言,如何在保持大量科研投入的同时,将其转化为真正的科研产出,从而拉动生产力和本土消费,是当前最为关键的问题。

  2.创新型科研人员数量不足。康奈尔大学等联合发布的2015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的创新指数在141个经济体中位于第29名。5其中,报告给予积极评价的方面包括科研表现和专利申请量。但是,其同样认为我国科研人员储备以及知识密集型的工作岗位数量存在不足。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统计,仅2013年一年,我国理工科专业博士毕业生数量已经达到28700人,为全球最多。而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统计,我国科研人员的充足程度仅位列全球第36名。可见,我国知识型人才虽多,但是真正后续投入“创新型科研”事业的人员却很有限。

  另有报告指出,我国的“知识扩散”机制之所以在国际上获得的评价不高,是因为我国市场交易中的知识产权许可数量处在国际中下游的位置。

  3. 需通过改革进一步完善转化机制。《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指出,我国在2006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代表了我国科技政策发展过程中的新开端。数据表明,我国在近10年来出台的一系列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的政策收获了良好的成效。报告评价:“这些政策有效促进了创新生态环境的发展,也培养了更多的知识型劳动力,为未来中国创新能力的发展做好了铺垫。”另一方面,报告也指出了未来我国竞争力上升道路上需要排除的一些障碍。例如专利质量较低、发明专利数量不足等问题。尤其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报告对我国将要或已经施行的一些举措表示了期待。这些举措包括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施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的深入实施、政府科技经费发放方式改革、“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的继续运行、以及2015年3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的具体实施。

  四、结论

  2015年,国际上发布了多份知识产权评估和研究报告,从我国知识产权、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竞争力等多个维度给出了评价和排名。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的专利制度正在不断地完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再创新高。科研方面,企业的科研投入和国家对于科研工作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植都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在国际上也获得了相当的认可。随着专利意识的提升和科研力度的加强,我国创新能力的进步非常明显,也使得我国综合竞争力多年来始终处于稳中有进的状态。但是另一方面,仍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影响到了我国国际评价和排名。首先,我国企业在加强科研投入和专利申请的同时,忽视了对外申请专利的重要性。这种国际化意识的缺失,导致了我国企业海外竞争力的不足。其次,我国科研成果转化机制的薄弱仍然受到诟病。这一问题的产生主要来自于我国创新型科研人员数量不足、知识产权交易环境不够完善、产学研结合程度低等原因。除此以外,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法律规范和政策体系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蔡元臻)

  本文仅代表研究基地专家观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注释】

  1 此外,由美国彭博社发布的《最具创新力国家》、Fast Company杂志发布的《世界最具创新力公司》、福布斯发布的《世界最具创新力公司》、思略特(Strategy&)咨询公司发布的《2015年版全球创新1000》报告等,都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和权威性,但囿于篇幅,本文中不再专门分析。相关信息请参见文末附表。

  2 我国企业中仅华为公司在2014年的该份榜单中出现,也是至今为止中国公司的唯一一次上榜。

  3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于2013年开始施行的“专利盒”政策,其本意在于通过政府优惠政策,对技术型企业减轻负担和增加福利。然而从现状来看,该政策之于英国企业尚未起到预期的效果。

  4 该报告中,前三名分别为瑞士、新加坡和美国。此外,德国排名第4,日本排名第6,我国台湾地区排名第15,韩国第26名。

  5 该报告中,前三名分别为瑞士、英国、瑞典。此外,美国排名第5,中国香港第11,德国第12,韩国第14,日本第19。

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6号 邮编:100088 电话:010-82803888-6002 邮箱:nipso@cip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5001074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26号